……
回到家中後,蔡邕的夫人上前問起門外是怎麼回事,蔡邕便說起剛好遇見劉辯之事。
說完之後,蔡邕卻聽女兒感嘆道——“沒想到殿下竟然會關注尋常百姓的田畝,知道生民的疾苦。”
蔡邕道:“大約是因為殿下在民間長大吧。”
劉辯入宮前的經歷雖不是什麼秘密,但也只在一個小圈子裡傳播,誰敢把皇子養在一個姓史的道人家的事大規模宣揚出去啊。
蔡琰年前來的雒陽,深居簡出,以書籍為伴,社交不足,竟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事。
頓時起了幾分好奇之心。
“阿父還記得那十個傳自西域的符號嗎?”
……
三月六日,這一整天劉辯就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等到拜完宗廟,整個典禮最終結束,劉辯這才意識到,自穿越以來,他心心念唸的太子之位,他終於坐上了。
按照制度,太子宮的配置其實是個小內朝,尤其是光祿勳下和少府下那些常與皇帝接觸的官職,在太子宮中皆有對應的官職。
這樣能夠保證太子在監國時,有一套太子熟悉的系統,幫助太子更好的處理政事。
皇帝考慮到劉辯不會住在太子宮,若是在太子宮另設一套體系,未來幾年太子屬官還不知能見太子幾面。
考慮到劉辯每天處理政務,乾脆以光祿勳丁宮為太子率更令,以少府樊陵為太子家令,以太僕黃琬為太子僕。
自九卿以下如謁者、侍中也是一一對應。
從這點就能看出來,皇帝對劉辯已經是非常信任了。
畢竟有漢一代還沒經過南北朝與隋唐的洗禮,父慈子孝的事情發生的還是比較少的。
不過這些也導致了劉辯發現,他當了太子之後,好像和之前的生活沒啥變化。
來自河西的軍報在劉辯正式成為太子之後才到。
蓋勳輪番進攻、襲擾,取得了不小的戰果,雖未能攻破敵營,但已經使得白波賊軍心動盪。
後與董卓合力,大有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