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繼續說道:“說起來,朕乃是光武皇帝與光烈皇后之後,與卿也能攀得上關係吧?”
在本朝,提及南陽陰氏,避不開的便是光烈皇后陰麗華。
陰脩忙道:“臣不敢!”
光烈皇后都去世一百多年了。
“不,你敢得很!南陽之事,你當真不知?”
“那卿與南陽每月這麼多來往信件,都是說的什麼?如何教養子弟?”劉辯質問道。
“臣死罪!”
劉辯語氣一緩,說道:“不過,卿既然都負荊請罪了,看在光烈皇后的份上,朕願意給卿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
“南陽郡人口眾多,抗拒新政的不在少數……陰氏在其中應該還頗具分量吧?”
陰脩伏在地上:“臣……臣……領命!”
“必不負陛下所託!”
劉辯一揮衣袖,揚長而去,留下一句——“好!朕就等著少府卿的名單!”
感受到皇帝已經離開,頭上、臉上冷汗直流的陰脩終於支撐不住,趴在了地上。
他大口地喘著粗氣,心中只剩慶幸。
起碼,他和他的宗族應是都保住了。
“少府卿?”
陰脩被人溫柔地攙扶著,結束了方才狼狽的姿態。
他認得來人,昔日在司空府,似乎曾在司空府為掾屬,但隨即又想到,此人前段時間加入了校事部。
陰脩終於想起了此人是誰——唐群,宦官之後,荀彧的妻兄,唐昭儀的堂兄。
“陰公莫慌,陰公當初為潁川太守時曾提拔了下官的妹婿文若,下官與公並非外人。”
才怪!腹誹一句後,陰脩注意到唐群的身後還有一人端著筆墨紙硯。
唐群解釋說:“陛下要的名單,陰公還需要寫信回南陽詢問嗎?”
“若要細則,是得去南陽一趟。”
“那還請陰公給予下官信物,免得徒生事端。”
陰脩知道,他已經別無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