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刻,張飛福至心靈,想到此前幾人打聽天子令他選賢舉能之事,他忽然意識到——壞了,我成替身了。
就在雙方都為著前路糾結之際,另外一邊,周瑜卻是沒有一點糾結。
周氏在雒陽是有宅院的,不過在周瑜的從父周忠受兒子牽連去官離開後,這裡便只有少許看院子的家僕了。
待到周瑜來京,陸康很快就正式成為司空,帶著帶著家人住進了司空府專門的院落,雖然陸康也邀請了周瑜,但周瑜還是回到了自己族中的宅院。
倒是陸議不愛待在司空府,時常與周瑜同住,出入帶年少的陸績也少了些。畢竟陸績還出在於宴席之上帶水果給母親吃會被稱讚有孝心的年紀,不足以同人論道。
但現在,兩人卻並沒有出門。
原因也很明顯——“恭喜公瑾兄,如今已為六百石矣!”
六百石是漢家官僚的一道門檻,周瑜的長史雖是地方官,但已經達到了這個職銜,十足的未來戰士。
對於陸議的稱讚,此時的周瑜還做不到寵辱不驚,他有些期待地說道:“以往就聽聞過關府君的名聲,關府君能有此名,必非常人,之後要一起共事,或可知曉一二。”
但陸議卻道:“公瑾兄莫要想的太好……我在司空府尋了幾位在雒陽的小吏打探了一下關府君以往在京時的為人處事,才知道關府君素來對豪族子弟不假辭色。”
陸議說完,卻沒在周瑜臉上看到他所期待的反應,旋即又說道:“不過,對於那些有真才實學而非濫竽充數者,關府君並不是有偏見。以兄之才學,勿慮也。”
這時,周瑜才說道:“今日你來之前,元直曾遣人送信,說是與關府君有兄弟之誼的北地張府君至其處,問我是否要前往。”
陸議說道:“兄肯定要去啊,畢竟百聞不如一見,見了張府君,便能知曉同張府君相交莫逆的關府君秉性了!”
“元直還說了,張府君有招攬賢才同往北地經略之心,問你可有意乎?”
“我?”陸議指了指自己,雖然在地方上,豪族子弟十二三歲便開擔任郡中小吏的例子數不勝數,他今年已經十五了,但小吏與百石郡吏還是不同的,若是專門徵辟,總不能讓他做斗食小吏吧。
“王仲宣年十七,而歷任三公掾屬、黃門侍郎,今不過一郡吏,伯言何以遲疑?”
陸議想了想,他近年來一直被陸康認為過於跳脫了,而陸康為了避諱也沒有送他當郡吏歷練,仔細想來,現在的他去當個百石郡吏,也不是不行。
周瑜見陸議露出意動之色,又說道:“不過伯言到底年少,朔方北地苦寒,初次入仕不宜前往……還是等到伯言成家立業後再做考慮吧!”
陸議:???
他看向臉上含笑的周瑜,忽然意識到,這大概就是周瑜對他方才提起關羽之事的報復吧……
一定是的!
而且陸議在短暫的心動之後也明白,如今陸康年紀大了,陸俊又不在身邊,他作為陸家後輩中唯一一個能陪在陸康身邊幫到陸康的,的確不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