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校事部所查,袁紹在汝南期間,雖未曾犯過什麼大錯,然就其言行而言,恐多有怨懟。臣擔心他對陛下不利。”
望著誠懇地關心自己的牽招,劉辯笑道:“無妨,他袁本初總不能親自替朕趕車吧,這御乘輿車上下,皆是身世清白的良家子。”
“卿只需留意,莫要讓袁本初調動更換車伕、衛士等便可。”
“不過,朕料定袁本初必不會如此行事。”
說著,劉辯回身,拍了拍牽招的肩膀,說道:“以防萬一,子經,朕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臣必不辱使命!”
又親切地拍了拍牽招的肩膀,劉辯離開了國相府小小的後花園。
他準備在河間國多待一陣,然後向北至幽州的涿郡,並於此再見一見劉虞,還有關羽、趙雲、以及他還從未見過真人的呂布呂奉先。
至於不遠處的渤海郡以及隔壁青州的平原國,劉辯已經派人前去採風,瞭解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百姓生活情況。
……
平原國。
一處高大的祠廟前面,正有一人站在高臺之上呼喊著什麼。
臺下圍著許多百姓。
孫策遠遠看著,立刻來了好奇心,帶著隨行的幾人下馬,將馬拴在了不遠處,留下兩人看守,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人靠了過去。
孫策素來藝高人膽大,此來青州平原國,乃是秘密而來,本地官吏並不知情,而孫策也不想讓他們知道。
不然,他還怎麼獲得最真實的情況?
等到孫策靠近人群,他終於聽清了臺上的人在喊著什麼。
“去年的情形大家都明白,我們祭祀的初代平原王老祖宗也明白!所以,去年,沒有收一粒谷糧用作祭祀。”
聽到這話,孫策才注意到,此人身後的祠廟中供奉著一個很大的塑像。
民間有喜歡信奉祭祀古人的,孫策自己雖嗤之以鼻,卻也聽說過,沒想到這天竟然碰到了信眾集會。
他只覺得無趣,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正打算離開,忽聽臺上的人又喊道——
“諸位,今歲年景好啊,我聽說,各家都多收了三五斗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