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現在跟我去抽籤,順便熟悉一下舞臺。”
工作人員招呼著大家,一塊去了第二輪的比賽現場。
四間休息室,四十八名晉級的參賽選手,很快彙集到了一起。
“大家好,我是明天比賽的主持人,李飛璐,我先帶大家熟悉一下比賽的流程。”
眾人彙集在一起後,一個長相甜美的女主持人出現在了大家的面前。
看她上去很年輕,似乎只有二十出頭的樣子,但在場的很多人卻都十分熟悉她。
李飛璐從小的就很有名氣,她十一歲就考入了京城大學,十三歲提前畢業,十五歲拿下了碩士學位,十六歲進入省電臺工作,短短四年工作經驗就讓她一躍成為了省臺的臺柱之一,在華東地區算的上是一位比較傳奇的女性。
“待會你們抽籤過後,組委會這邊就會進行比賽的場次安排。大致上是上午十二場對決,下午十二場對決,一天之內就會決定出十二強。”
“一天要進行二十四場比賽,來得及嗎?”隨著李飛璐的話音落下,有人提出了不解。
廚師之間的比賽與一般的競技比賽不同,哪怕有時間限制,想要看到精彩的對決,起碼也要給參加比賽的廚師們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因為有很多經典的名菜,少於一兩個小時根本做不出來。
如此算來,哪怕一場比賽只算一個小時,二十四場比賽最低也需要二十四個小時才能完成。
然而李飛璐聽到這樣的疑問,卻是莞爾一笑道:“當然來得及,大家看我們的比賽現場,現在正在搭建裝置,等到明天,整個現場會被分成十二個區域,到時候會同時進行比賽。”
“是直播嗎?”走在蘇小年前面的咚漫開口問道。
“錄播。”李飛璐回答。“四大分割槽的比賽都是錄播,只有決賽才是直播。”
“為什麼?”有些不解,“這樣不怕被人質疑比賽的公正性嗎?”
“歷年來都是這樣。”李飛璐給了一個不算是解釋的解釋,把這個問題推給了歷史遺留。
實際上,之所以是錄播,是因為這是新人比賽,雖然走到分賽區的第二輪比賽,大家都有些實力,但歸根結底都是新人,在比賽的過成功難免出現什麼問題。如果是直播一旦發生意外根本沒有辦法補救。
而且直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參賽的選手太多。
因為廚師的比賽不像是歌手選秀,上臺唱兩三分鐘的歌曲,評委點評一下就結束了,廚師之間的對決,至少也要一個小時左右,如果是直播的話,就不能十二組對決一起上,因為一起上,很容易抓拍不到精彩的瞬間。
但如果一次只進行一組或兩三組的對決,就會導致看點不夠,一些廚師煲湯,蒸煮食材會用去大量的時間,而且過程往往相當的無聊,沒人願意看,直播會嚴重影響到收視率。
而採用錄播的方式,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十二組的比賽,可以用數臺攝像機同時進行錄製,然後每一組都取精彩的部分做後期,效果會非常的好。
不過這些話,李飛璐自然不會和參賽的選手們說。
這時候,有工作人員遞給了李飛璐一摞表單,李飛璐瞧了一眼,對大家說:“大家把這些表發下去,填好以後交給我,然後咱們就可以抽籤了。”
眾人分發了這些表單,蘇小年接過後瞧了一眼。上面除了讓填寫個人資訊外,重點是要求把明天比賽想要做的東西寫上去。
“這份表單大家一定要認真寫,到時候組委會按照大家提供的選單去採購,如果大家做的菜有什麼特別要求,一定要儘可能的寫上,不然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明天的比賽。”
“請問,我自帶食材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