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論哪一條修行大道,均可分為十二個境界,便以一境到十二境稱呼,每一境都是一道分水嶺,往往是相隔一境就是雲泥之別。
法門是修行的前提,無論是哪一條大道,法門是引你進入一境的口訣,必不可少。也有人天賦異稟,可以自創法門,那都是那一道上的天才人物,鳳毛麟角。
我現在再和你講講劍修的修行問題。劍修以劍為道,孕養一口劍氣,日夜與劍為伴,修行終點當是人劍合鳴,不分彼此。
劍修極重殺伐,一往無前,出劍絕不能後折,遇強敵絕不可退縮,便是以快、準、狠三字為訣竅,在敵殺你之前殺敵!不是你死,就是他活!
劍修五境之下只能佩劍,六境之時便可煉化一把劍做本命飛劍,無需懸掛,心念一動,劍就在手。八境之時可以煉化第二把飛劍,但要特別注意,本命飛劍與劍修息息相關,若是本命飛劍受損,劍修也要受大傷甚至跌境,因此務必要保護好飛劍。”
鄧紙鳶說完這麼一大堆,徐懷谷還在皺眉認真聽著,一句句仔細理解,不敢遺落任何一句話。這畢竟還是他第一次系統地知道修行到底是如何回事,以前在道士那裡只靠著隻言片語學到了皮毛。
這關係到自己以後的前程,不能不認真。
鄧紙鳶也覺得講的有點太多了,其實修行路上很多東西還需要他自己去體會,自己多說只會讓他畏首畏尾,反而無益。
這就是山上所言“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她站起來,莊重地把這一柄無鞘小劍遞過去,道:“徐懷谷,現在我賜你一柄劍。身子站直,雙手接住劍身,不可觸碰劍柄!”
徐懷谷照做。
手掌觸碰劍身的一瞬間,冰涼的感覺襲來,他努力使自己的手不被壓下去,興奮地端詳起這柄劍。
劍長約兩尺,比一般的劍短了許多,寬約二指,通體銀白,是經典的款式。明晃晃的劍刃和劍鋒就在他手邊,一眼看過去薄如蟬翼。一段華美的綢緞懸掛在劍首,作為這把劍的劍穗,甚是漂亮,宛如一件精美藝術品。
鄧紙鳶繼續道:“劍名滄水,劍意重糾纏陰柔,擅長化解對方招式和卸力,靈活柔動,劍法飄忽不定,適宜初學者。”
徐懷谷挺直身子傾聽,只覺得這一刻十分肅穆,從語氣裡可以聽出鄧紙鳶對於每一把劍都是極其尊重的。
說完這一切,徐懷谷突然覺得雙手裡的滄水不由得陣陣顫動,抬起頭驚疑地看著劍身,不知發生了什麼。
鄧紙鳶似乎有點欣慰和寵溺,笑著說:“這是它認可你了。”
徐懷谷一聽,臉上也真心笑了起來,看著這把屬於自己的劍,心裡說不出來的激動。
徐懷谷抬起頭看著鄧紙鳶,笑臉燦爛若桃花,道:“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去練劍?”
“現在就可以。”
徐懷谷興奮地握住這一把無鞘之劍的劍柄,握得很重,生怕它要不經意逃掉一樣。劍柄入手冰涼,他拿著也恰到好處,不輕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