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用了三天時間, 傅貴情人將公寓門鎖換過, 出錢找家居裝修公司進行小翻修,總共花費一萬塊錢,將所有床單被罩、餐具洗漱用品煥然一新, 改裝成小臥室的書房,也重新改裝成書房,替換下的垃圾, 讓裝修工全部隨意處理掉。
這次傅貴回國, 不僅僅是因為放假回來和兄弟們敘舊,更主要他準備投資買地, 蓋綜合商業辦公樓,他的專業是會計,打算將來自己有足夠的經驗,就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國際會計事務所有限公司。
開發綜合商業辦公樓, 一是為了將貶值的錢投資到升值的地皮上、二是希望將來開公司的時候, 不用租別人的辦公樓。京都房價飆升, 增值保本, 三是傅貴心情很糟糕,十分不爽, 需要發洩,一言不合就開啟買買買模式,讓自己心情好點。
京都好的地段大多數被壟斷或私人擁有, 所以傅貴並沒有打算出手買繁華地段,何況綜合商業辦公樓位置僻靜點更好。
京都地鐵五號線2002年開工, 現在2004年底還未開通、正式投入實用,傅貴圍繞修建的地鐵五號線,終於找到適合的位置,這是兩家相鄰的民房一層的平房),加起來總面積約800平方米。
傅貴提出購買意向後,原本就想搬去市中心的房主,兩家合夥商量好,獅子大開口出價一平米2.5萬,也就是一家要一千萬元,要知道當時普遍的房價是6000~8000左右,而且這房價指的是蓋好的新房或公寓。
這兩家的民房破破爛爛,除了佔地面積大的優勢,買下來還要花大筆錢拆除,沒人看好這塊地方,都奔著市區中心發展,房主死咬著不鬆口,雖說地方破破爛爛,但是哪家有這麼寬敞的地方,以後發展空間可大著呢。
兩家人準備狠狠咬一口,拿著巨額的拆遷費,舒舒服服的去住市區的電梯房,這麼多年住在破破爛爛的郊區民房,早就住夠了。
傅貴很喜歡這地方,根據他預估,這地方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人流量多、附近有地鐵口、醫院、學校,將來很可能發展成黃金商業地帶。
出於這些思量,傅貴很有耐心的將價位提升到一平米兩萬塊錢,結果這兩家人自以為吃定了傅貴,一塊錢也不少,於是談崩了,傅貴毫不猶豫的走了。
這地方他真心想買,但這家人當他是冤大頭,也看他願不願意,至於他們賣不賣,就要看他們怎麼決定,他現在準備晾他們幾天,再到附近周邊跑跑,價格不合適,就找價格合適的,總能找到適合的。
過了幾天,這兩家人才發現傅貴真走了,不是耍手段以退為進,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想在郊區買兩間民房,之前有人出一萬塊錢一平米,他們當時就想賣,不過看到市區房價飆升,就沒捨得賣,一直待價而沽,來來回回看房的人,就沒有出價比傅貴高的。
何況他們有點坐不住,想盡快搬去市裡住,兒女上班都在市裡,上下班很不方便,只能花錢在外邊租房子住,而且兩家的兒女馬上到結婚的年齡,連套正經的婚房都沒有。
最終兩家人商量好,給傅貴打電話說準備要賣房,原想拿喬,說最低價二萬二一平米,傅貴委婉拒絕這個價位,並說自己已經看下另一家,面積六百多平米,價位很適合。
如果他們接受兩萬一平米,自己願意掏高價買,不然就算了,傅貴確實看另一家的地皮,最大的問題是住著四戶人家,買賣房子問題上有點爭議,還在繼續談。
除了某些特殊地段,普遍規律是:離市中心越遠,房價則越低,反之則越貴,最後傅貴花了1600萬元,在五環附近買下800平方米合併的兩家民房。
傅貴正式辦理所有需要的房屋土地手續,並聯系三家名氣不錯的建築工程公司,準備好出報價單、設計圖、建成時間,來參與競標,他準備蓋一棟十二層的綜合商業辦公電梯樓和地下停車場,報價最高上限是1200萬元,給了一個月的期限。
這一個月,傅貴準備出去走走,去香江待一段時間,冷靜冷靜、放鬆放鬆,反正他在香江有地方住,去過香江的人,都會念念不忘的想起“東方之珠”,以及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維多利亞港。
傅貴飛去香江,直接去自己的維多利亞港海景房,這裡一年多沒住人,房間很多灰塵,傅貴打電話請清潔工上來清潔房間,自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等清潔工清理完畢,傅貴結算費用,送走清潔工,自己推開陽臺的推拉門,睡在躺椅上,看著維多利亞港口和蔚藍的海水,心情也平複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