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從最初聽到傳聞到皇帝正式下旨, 陸珊的第一反應就是有點懵圈,感覺難以置信。
皇帝這就廢太子了,他的理由是不是太薄弱了,根本不能說服人好不好。
生而克母,這個罪名之於顧蘭真是太冤枉了,這是他能選擇的嗎。宮裡的女人生孩子,哪怕是貴為皇後,原則不還是保小不保大。明明就是皇帝自己的鍋,非得要兒子背, 真是不講理。
殘害手足那就更沒道理了,顧蘭那麼多兄弟姐妹,他放著有威脅的針對自己的不對付, 非要掐死一個剛出生的尚未滿月的小弟弟。他還不讓別人去做,非得自己親自動手, 不是瘋了是什麼。
陸珊相信十三皇子沒有說謊,因為一個三歲多不到四歲的孩子, 不可能把謊言說得那麼圓滿。
可如果十三皇子本身看到的就不是真相呢,或者說有人故意誤導了十三皇子,讓他以為自己看到的掐死自己弟弟的人就是顧蘭,那麼整件事從頭到尾說起來就說得通了。
陸珊不信朝野上下宮廷內外那麼多人會想不到這點,但是皇帝不信, 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寧可相信這個漏洞百出的陰謀,也不願意相信他的太子是被人陷害的。
皇帝為什麼要廢太子,那是他從小捧在掌心長大的嫡長子, 要風給風要雨給雨,要星星絕對不給月亮。為了維護太子的地位,皇帝冊封繼後都要專門找個無子且不能再生育的陳皇後。
要說皇帝對太子沒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至少陸珊是不會信的。
皇帝要廢太子,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子的存在威脅到了他的地位。
對皇家的父子來說,比親情更重要的是江山社稷,當一個皇帝感覺他的位置被人威脅的時候,他不會在乎對方是不是他的親兒子,先怕死再說,誰允許你威脅到我了。
顧蘭被廢的真實原因顯然也是這個,什麼不孝不仁,都不過是說辭而已。
比起史書上那些試圖篡位結果被皇帝擼下去的太子,顧蘭顯得特別冤,因為截至目前,他並沒有對皇位表示出過多的企圖。他只是不滿皇帝的綏靖政策,想要盡可能地做些修正。
顧蘿聞訊就曾嘆過,說是顧蘭太心急了,他該忍一忍的,起碼忍到今上駕崩他能當家做主了。
聽到顧蘿的說法,陸昊的眉心深深地蹙了起來,他說顧蘭未必就沒想到這些,只是他等不起了。拓跋秋為什麼停戰,他不是不想打了,他是要整合國內反對他的力量,以圖再戰。
對手已經在磨刀霍霍了,盛寧王朝卻是偏居一隅毫無進取之心,直把遙京作燕京。顧蘭不是故意要挑戰皇帝的權威,他是沒得選擇,現在還不反抗將來他就得做亡國之君了。
很明顯,顧蘭的舉動讓皇帝感覺到了不安,再說他還有一群虎視眈眈盯著他位置的弟弟。不是每個皇子都會像顧蘭想得那麼深遠,對他們中的某些人來說,先把顧蘭拉下馬就是一種勝利。
“陛下他……”顧蘿忍了忍,終究是沒有忍住,“他和先皇一樣,都不配……”他們何止是躲在士兵的身後,他們根本就是毫無進取心,只曉得一味滿足對手的慾望,以換取暫時的安寧。
不等顧蘿把話說完,陸昊伸出手,直接捂住了她的嘴,輕聲道:“娘子,你小點聲!”雖說是在安遠侯府的內院,顧蘿的話被人聽到的可能不大,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陸昊不得不防。
陸珊悄悄在心裡給顧蘿鼓了鼓掌,聰明地沒有發出一丁點聲音。的確,端明皇太子戰死之後,顧家的兩代皇帝都挺不像話的,太丨祖皇帝泉下有知,不曉得會不會被他的不肖子孫給氣活過來。
顧蘿冷靜下來,無奈地嘆氣道:“比起靜安郡王,他們相差甚遠。”高宗皇帝害怕自己時日無多,若是立了年幼的太孫,只怕引起國內的動蕩,所以狠狠心把皇位給了已成年的平庸的庶子。
陸昊挑了挑眉,卻道:“靜安郡王也是被先皇逼出來的。”先皇登基,日子最難過的人無疑就是靜安郡王,誰讓他是端明皇太子的嫡長子,如果端明皇太子沒有死,皇位哪裡輪得到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