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陝西全境的收復和穩固,天浪派來的文官開始接管了政務,這些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給陝西的百姓重新劃分田地以及在陝西的各府縣建立起團練,而西北的最高軍事與行政長官依然還是蜀王劉文秀和鄂國公馬進忠。
在經歷了數個月的新政推行之後,陝西各地的百姓都分得了田地,然而由於西北連年的戰亂,百姓十不存三,所以分配完土地後,依然還有大量的土地被閒置了下來。
而天浪卻讓劉文秀把這些土地暫時集中收為朝廷所有,也不知道他具體要幹什麼。
明軍又在陝西一省建立了團練,共計有18萬人。秦翼明的校練衛的規模如今已經擴大到了一萬人,而他則帶來了五千校練衛準備在陝西訓練各路義軍和團練鄉勇。
在他的組織下,那些新歸附的起義軍被分批編入了校練營,進行正規的軍事訓練。
第一批進入校練營的是甘州義軍米喇印和丁國棟部的85000人,以及韓城的傅山65000人。
等待著第二批進入的是劉體純手中的新附義軍,最後是李錦手中的新附義軍。
而馬進忠部西安大戰後所剩的39000人,已經被派往韓城去填補因傅青主的部隊調回校練營後留下來的防禦空缺。
傅山傅青主因為佔領平陽府及攻佔韓城,最後又堵截住了阿濟格要去陝西的援兵,因而有功,被天浪升任為秦翼明正在建立的一支新軍裡的指揮同知,赫然一躍成為了這支新軍裡的二號人物,兼第一特務頭子。
王進才手下的那位馬三也真的像傅山說的那樣,如願以償的被天浪封為子爵,其他各路義軍也均有封賞。
至此,僅僅明軍在陝西一地的各路兵馬便已經有713300人,而依舊圍攻著大同城的多爾袞清軍主力是44萬。
然而即便是明軍在西北於人數上已經擁有一定的優勢,也沒辦法迅速的將這種優勢轉換為戰場上的主動權,不過這七十多萬大軍用來防守陝西一省,卻完全沒有問題。
第一批起義軍的訓練任務,直到永曆四年九月才結束,除有一部分起義軍自願加入了秦翼明負責指揮和建立的那支新部隊之外,剩餘計程車兵都各自回到了原來的序列。
這其中共有70000人選擇加入了秦翼明的麾下,又以傅山軍為最多。如此一來秦翼明麾下的新軍共有騎兵10000人、步兵60000人,這支新部隊的名字叫做御營北軍,又分為步營和騎營。御營北軍馬步軍的指揮使自然是秦翼明瞭,而步營的指揮同知便是傅山傅青主,騎營的指揮同知是虞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