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殘明半渡> 729 興平縣阻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29 興平縣阻擊 (1 / 2)

劉文秀沒有和盤托出,如果嚴可義足夠敏銳,也早已能在劉文秀剛剛的佈置中勘察出一絲端倪,他身邊的白文選又問道:

“王爺說這支清軍並不是主力,那麼何以此前馬進忠、郝永忠和李大帥都數次將清軍主力擊敗了呢?”

劉文秀嘆了口氣說:“那是在特定環境下的預定戰場展開作戰。不要以為我們取得了對孔有德、譚泰和尼堪三戰的勝利,清軍便不堪一擊了,如果在野戰的情況下,再由清軍預設戰場,就比如今天,我們的弱點會比敵人更多。”

閻可義有些不服氣地說:“嗨,管他孰強孰弱,這麼說來,敵人太強,我們便不打了嗎?”

劉文秀也高聲說道:“打!當然要打!還要打出我大明的軍威來。雖是狹路相逢,我們也必須以血還血!我們先去西安城西南的戶縣修整,學著李錦的樣子等李國翰。來個添油戰術,哈哈,不是說這是不懂兵法的人才會用的手段嗎?”

閻可義思索了一番,終於有所頓悟道:“王爺妙計啊,您這可稱不上是添油戰術,這招是否應該叫做螳螂捕蟬,雙雀在後呢?”

劉文秀很是無奈的說:“嗨!只恐怕這螳螂會有和黃雀的一番惡鬥啊!究竟鹿死誰手全憑蒼天做主啦。全軍開拔!”

漢中大戰,雙方未分勝負,然而李國翰清軍陣亡近兩千人,劉文秀平虜營明軍一萬新兵中到有五千傷亡,兩萬嫡系中也有五百傷亡。又叫李國翰全身而退,自是劉文秀吃了個啞巴虧無疑。

陳倉道又稱故道,南接陳平道入巴山,可與金牛道相連,是秦嶺中一條連結川、漢、關中的要道。楚漢相爭時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說的便是這條陳倉古道。

陳倉道的北端便是關中四關之一的大散關,歷來被稱為為‘川陝咽喉’。

陸游有一句“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距離漢朝的春風不度玉門關,和唐朝的西出陽關無故人,與漢唐的塞外雄關相比0,邊界版圖萎縮了不知凡幾。

若論大散關的戰爭歷史,也還是可以書寫一番的,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吳玠曾在大散關和尚原阻擊過完顏兀朮十餘萬精銳,且五戰五捷,大破完顏兀朮。

金軍傷亡近半,被俘者萬餘,金軍名將完顏兀朮身中兩箭,割掉鬚髯喬裝易服方以身免。

如今,就算雄關在手,清軍也是難以為繼了。清軍主力正困於大同堅城之下,尚不能自拔。關中各地義軍凸起,緊靠孟喬芳與李國翰兩支人馬,要想守住西安尚且力所不及,何況是已陷於孤立的大散關呢?

為今之計,李國翰心中想著的便只有會師孟喬芳,到時候或去或留再做打算。

李國翰也知道劉文秀絕不是弱雞,乃百戰悍將,此去西安,前方還不知道有多少荊棘、多少血戰呢,他要集中起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

漢中突圍之後,李國翰便出了陳倉道,來到大散關會師了守將張勇,並將大散關守關的張勇及他麾下的一千五百人馬全部帶走撤離,全軍合計17500人,繼續回援西安去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