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浪毫不掩飾威脅之意,讓兩宮聽得都是一驚。
“大過年的,怎麼竟說些不吉利的話呢?”王太后終於忍不住也開口了,而且很快表明了她的立場,這個時候,涉及到了底線問題,傻子都知道要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成為一國,王太后便含笑著說:
“皇兒啊,你母妃從來沒有強迫你納香兒為妃,如果你們有這個緣分是最好的,如果沒有,那便算了,你說這麼多不三不四的話,著實沒有道理。還把你母后也拐帶了進去,你母后何曾逼迫過你?你再讓你媳婦說,母后自從她嫁進門來,對她如何?”
“母后息怒,一起都是兒臣口無遮攔!”
有人出來幫腔加戲,那肯定得配合演出啊。
“你這也叫做口無遮攔?孤以為,你用嘴巴殺人時,可比你手裡的刀快多了。要怎麼芊芊沒嫁進門幫你的時候,就憑你這一張利口,便把個滿朝文武殺了個丟盔卸甲?
不過還好,在孤看來,這是皇兒的優點,只是你這優點,可別用在你母后和母妃的身上,再怎麼疼媳婦,我們也依舊是你的嫡母和親孃,何況我們的兒媳婦,我們也還心疼不過來呢!”
王太后說話的學問,就要比馬太后講究得多,亦或馬太后是親孃,說話沒有太多的顧慮吧?
可無論怎麼說,從手段和情商來看,馬太后都堪稱直腸子,王太后則可稱得上是極為睿智,但從她忽悠候母,讓候母說服自己的兒子去送死的套路,便可見老太后絕非凡人。
一頓年節家宴,差一點兒就不歡而散了,還好有王太后,不過接下來在芊芊等人的殷勤奉承下,結果麼,似乎還是皆大歡喜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老的小的都快把剛剛的口水仗拋到腦後去了,要怎麼說馬寒香長進不小呢,她竟然又冒頭,說要與幾位皇嫂一起和詩填詞。
馬寒香自詡也是才女一枚呀,平日裡竟愛些悲春傷秋,哀花吊月的風雅,詩詞歌賦自覺高華,一身清貴氣質以為世間無他。
她的提議自然也是對了兩宮太后的口味,這二位的學識,那也都是陳年的老酒,全偷偷埋著呢,還喜歡時不時把酒罈搬出來,扇一扇內裡的飄香。
鬱青兒剛剛識字的水平,卻是在那裡拍手稱快,她也看出來了,馬寒香無非仗著馬太后的寵而已,可鬱青兒在兩宮的眼裡,尤其是王太后的眼裡,那才是真的得寵。
雖幾個人都沒嫁進門,可在王太后眼裡,鬱青兒畢竟是親的,是得到芊芊承認的,反觀馬寒香雖不是乾的也是表的。
鬱青兒與朋友交心在行,於長輩面前討巧,更是絕不像馬寒香那樣虛假,當面人背後鬼的事兒她才幹不出來。
可她明明不會吟詩作對,卻為何拍手稱快呢?因為她覺著馬寒香終於是撞到鐵板上了,以為是露臉的事兒打起臉來其實才最感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