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殘明半渡>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總兵馳援瀋陽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十總兵馳援瀋陽城 (2 / 2)

這在熊廷弼時期還並不明顯,可熊廷弼去職後,嫌隙就顯現出來了。

在兩支馳援瀋陽的援軍中,從省城遼陽出發的陳策和童仲揆兩個總兵都是南兵。

其他地區趕來的三總兵四萬援兵又是北兵,這仗還沒等打,明軍自己就已經有了楚河漢界之分了。

問題最大的是馳援瀋陽的明軍竟然沒有陣前統帥,這仗還怎麼打?

還有個比最大的問題還大的問題是,袁應泰此前對遼東各個城池城防的佈置。

不是他在遼陽城裡不出來,這不算佈置,這是腦袋有坑,而是他在瀋陽的佈置簡直愚蠢至極。

有熊廷弼給他留下來的十個援剿總兵官,他繼任後便也想搞出一些屬於他自己的政績出來,於是便毫不祥查的納降、招募各族難民進入瀋陽城與遼陽城兩座遼東最重要的堡壘。

撫順城因為內應李永芳而被輕易攻克已經是前車之鑑了,卻是不能給袁應泰以任何警示作用。

而且他還剛愎自用,童仲揆等人都提醒他了,說你這麼搞會搞出人命的。

就算是招降納叛,也得挑挑揀揀啊,否則這裡面必然會有建擄的細作。

袁應泰卻一拍胸脯說:“本經略誓與遼東相始終,也希望遼東文武及軍民,同本經略一樣不懷二心,與本經略相始終。”

你說不懷二心人家就不懷二心了麼,說得比唱的好聽有什麼用,能去表演脫口秀?

熊廷弼倒黴之前,給遼東留下十總兵,約十萬人馬。

到了袁應泰手上陡然擴充到了十八萬,而努爾哈赤的兵力卻漸漸在縮水。

看到十八萬這個兵力數字袁應泰感到很開心,給皇帝上書的時候這樣那樣的一通表決心,喊口號。

可特麼這新增的所謂八萬人之中就有數不清的金軍細作,人家努爾哈赤縮水的兵力是換上馬甲跑大明這邊混吃混喝順便做內應來了,而且包括了敵人內應的這個八萬的數字,還是袁應泰自己吹出來的。

於是繼撫順城因內應而輕易失守後,瀋陽城也被如法炮製。

哦,對了,還有日後的遼陽城。

東北有個笑話,說人的手指頭戳到了牆壁上,戳一次是‘疼’,哎呀真疼,然後眼淚汪汪地縮手。

然後你疼了還要沒覺悟,準備再戳第二次,這就是‘虎’。

上了兩次當,你還跟牆壁較上勁了,硬要再來第三次,這個人就有點‘彪’了。

撫順、瀋陽、遼陽的失守,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遼陽失守雖然是後話了,二彪子袁應泰卻是在遼陽之戰中連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也都搭進去了,還有張鳳儀的父親張栓。

縱有臨危一死報君王的決心,然則這樣的人死不足惜。

立於廟堂之上存粹耽誤事,只配做豬頭祭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