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始終是要來,是終於在壺頭山發現清軍了,甚至極有可能是尚可喜這隻成了精的猴子要下山了。
誠然尚可喜絕對有資格做一名好獵手,他在壺頭山中飢飡渴飲十幾天,顯示出了最大的耐心和承受力。
可是他卻不知道,在這十幾天中,他究竟都錯過了什麼。
和常德城之間缺乏通訊,所以他錯過了援救自己老巢的機會;
此次進入湖廣的石柱軍不過三千,如此他又錯過了以多打少的機會。
因為天浪和侯性正率領著錦衣衛騎兵和廣西軍的大部回返壺頭山。
尚可喜除了力拼一條之外,已經把所有戰機都錯過了。
見到壺頭山下嚴陣以待的明軍,尚可喜的眼皮便開始莫名的亂跳,雖然明軍的正面只有一千五百名白桿兵組建的車陣。
“王爺,末將觀察石柱軍的佈陣,戰車在外,內層依次佈置了白桿兵和火器還有弓弩,可我們的九千步騎若想衝破這道一千多人的防禦,難度應該不會太大。”
聽到屬下的話,尚可喜凝重地搖搖頭:
“難度不大麼?自萬曆末年算起,一直到弘光和隆武之類的南明小朝廷,明軍中的猛將依然是一抓一大把。
可是那些猛將,本王幾乎都不曾放在眼裡,但是我們小瞧誰,也絕不可小瞧面前的這位婦人。”
屬下的喉嚨嚥了咽,對尚可喜的顧慮有些不置可否,斟酌之後還是折中地開口道:
“王爺說的極是,自從天啟初年的渾河血戰之後,中外怕是無人不知秦良玉的威名。
就連朝鮮國在還沒有對我大清稱臣納貢之前,入京師覲見崇禎的使團都定要向崇禎請求,求崇禎准許他們能夠去看一看秦良玉的真容。
於是得到崇禎首肯後,朝鮮使團就在使臣黃中允的帶領下一路去了曹莊,見到了正在指揮剿匪的秦良玉。”
壺頭山下的明軍馬停人靜,淡定等待尚可喜的出招,尚可喜回頭看了一眼這位屬下,半晌才審笑道:“你偷看了本王的書,而後又拿來在本王面前賣弄?”
呃......
屬下很是尷尬,一張臉臊得通紅。
給這個從不喜歡裝糊塗的王爺當差,感覺真的很不舒服。
而尚可喜,作為毛文龍的義孫,深諳毛文龍兵馬未動,諜報先行的道理。
是以他此前蒐集了能夠蒐集到的有關秦良玉的所有資料。
如果不是尚可喜善於運用諜報,恐怕他便已經死在了繼毛文龍和黃龍之後任的沈世魁手上。
“黃中允《燕行錄》......”
尚可喜念如著,手中已經接過了一本書,他手指沾著口水翻開,雖然這位朝鮮作者的著作上面寫有關秦良玉的僅有寥寥數語,卻已經成了尚可喜瞭解敵人的重要資料。
“是日行至曹莊,遇馬門秦氏。體甚高大,網巾、靴子、袍帶一依男子。能文墨,熟兵書。馬上用八十斤雙劍,年可三十五六許。”
讀到年可三十五六歲的時候,尚可喜笑了,他甚至懷疑這位黃姓的棒子是否真的見到了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