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廝年紀不過二十出頭樣子,竟敢說閉門苦讀了十年兵書,然後他還能舔著臉說自己根本不認識秦良玉。
那你都認識誰呀?直娘賊的研究的什麼兵書?先秦的竹簡嗎?
堂堂之兵正正之師,社會大哥一般擺隊形談判,然後贏得就成春秋五爸了?
大明末年,習武之人必讀戚繼光兵法,必識秦素貞大名。
對了,秦素貞的大名,就叫秦良玉。
“原來這樣啊,那麼屬下便跟守備大人說一說這個馬門秦氏。
“此人的名頭可太大了,軍中傳說,就算是當今皇上的父親,太宗大汗他老人家,見到秦良玉都是掉頭就跑。”
這廝對皇太極的英明神武不屑一顧,稱呼也亂,還太宗大汗,到底是稱帝還是稱汗呢?
他又繼續道:“就別說什麼羅汝才張獻忠之流,碰到她根本想跑都跑不掉,被秦良玉一次次打得跟孫子似的。”
“此話當真?”李廣澤白毛汗都嚇出來了,也不知道解答這位是在勸慰還是故意給他添堵來了。
“當真,必須當真啊,大西軍兩次差點兒被她滅掉,戰場就離沅州不遠啊,屬下幾個原來還是沅州的驛卒,勉強算是混跡軍武多年吧,哪裡不知道她的名號?”
“大明的驛卒,不是崇禎皇帝剛一登基,便全部撤銷了嗎?
你們是在哪兒當的驛卒?”
貌似守備大人的關注點一直不對路啊。
屬下幾個尷尬了,守備微微點頭。
啊,他明白了,原來他們和自己一樣,都是胡編亂造的履歷,以前保不齊,他們就是跟同行李闖混的,估摸著連連被炒魷魚都是一起。
旁邊一位屬下看到有同行說漏嘴了,馬上過來解圍道:
“守備大人,咱們還是說重點吧,人說這個秦良玉呀,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
“對對對,王百戶說的沒錯,還有人說她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你看人秦良玉這支明軍的紀律,果然和左良玉的明軍就是不一樣啊。”
“她的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這個遠近,自然也包括沅州。”
眾人七嘴八舌,無非說得是秦良玉這個點子實在扎手,勸守備大人麻溜帶著咱們風緊扯呼齊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