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招待員當即伸手,做出“請”的手勢,引我到一旁的櫃檯處。
這個典當行,看起來很大,光驗貨的櫃檯,都有五個。
分:金銀、珠寶、古玩、字畫、菸酒茶。
負責古玩鑑定的,是一個身穿唐裝、戴著金絲眼鏡、頭髮花白、年齡在六十來歲、面容乾瘦的老者。
我過去,在他面前的椅子上,坐下來。
櫃檯上,放著一塊柔軟的黃布。
老者對我點點頭,示意我把貨放到黃布上。
我將那枚乾隆通寶的雕母母錢,放到黃布上,推了過去。
老者並沒有用手拿,而是摸出放大鏡,隨便瞄了一眼,隨即從旁邊拿起一張票據,刷刷刷在上面寫下幾個字,連同錢幣一起,推到我的面前。
“勞煩一旁,先交一下鑑定費。”
恩?
鑑定費?
我愣了一下。
拿起這票據看了看,在上面寫著:鑑定古錢幣,費用1000元。
哎喲我去!
這麼高?
不過轉念一想,鑑定費這種東西,有些古玩店鋪,確實是有的。
畢竟有些主顧,不知道自己手裡的貨,是正品還是贗品,便會假借出售之名,實則讓掌櫃的掌掌眼,鑑定一下。
如果掌櫃鑑定為真,便說價格不合適,然後離開。
也罷。
我收起錢幣,拿著票據,又在美女招待的帶領下,交了1千塊的鑑定費。
這才重新回到之前的老掌櫃面前。
老掌櫃這才戴上手套,拿起放大鏡,端詳半天,開口:“乾隆通寶,寶泉雕母,新物件。”
新物件?
一般對於古玩來說,不會直接說真品,贗品,仿品。
而是直接說“新物件”、“舊物件”。
新的,即代表假的,新做的,是仿品,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