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的題目雖然與薛定諤先生有名的《決定論和自由意志》看起來相似,但裡面的內容卻只有少數相同,路西恩在分析了決定論本身具有的矛盾之後,引出了自我意識,然後將問題帶向了“觀察者效應”與“魔法根源”的關繫上,這同樣沒有任何理論證實,而是屬於“負能態真空大海”那樣的可能模型。
“……正因為意識對微觀粒子的作用,所以我們的物質基礎才顯得不夠‘牢固’,才能在精神力和相應魔法花紋的作用下出現各種變化,從而產生奇詭多變的魔法,比如,我們的部分變形術可以描述成微觀粒子層面的身體重組……所以,不附加恆定效果的魔法都有持續時間,這個現象,我們過去解釋為被‘自然’排斥,現在看來,不如描述成被其他‘觀察者’影響,從而產生坍縮……”
“血脈的變異或許就來自於這種微觀層面的‘不穩固’,比如量子躍遷……”
“……當然,很多魔法需要龐大的能量,是我們精神力無法承擔的能量,所以問題在於,這個能量來自哪裡?”
“……在一些變形術裡,變形前後出現了物質的減少和增多,減少可以理解,那部分物質並未消失,而是儲存在魔法創造的臨時時空裡,法術持續效果一到,自然就回歸本身,但物質的增多呢?物質能夠憑空產生嗎?而且根據質能守恆,這需要的能量是極其恐怖的,那它們來自哪裡?”
“我猜測在使用這種變形術時,我們從外界獲得的不是能量,而是基礎物質,但它們又來自哪裡?”
“……也許‘真實世界’的存在能夠解決我們的疑問,但它以怎樣的形式存在?是否存在於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讓絕對意義上的真空並不成立?它的本質又是什麼?為什麼可以提供基礎的元素物質?”
“冥想是否能夠描述成一種增強自我意識的過程?魔法師的成長就是一個弱觀察者到強觀察者的過程……”
洋洋灑灑寫完這篇論文之後,路西恩拿起紙張,吹了一口氣︰“能夠讓人看出我是從‘負能態真空大海’得到的靈感就行了,恩,得保持論文字身的邏輯自洽……”
嘟囔完,路西恩放下紙筆,再次看著論文發呆︰“變形術的問題究竟該怎麼解釋,它真正的原理是什麼……”
下午,隨手將這篇論文提交給魔法師管理部後,路西恩返回了“原子宇宙”,看見娜塔莎正坐在沙發上發呆。
今天是夫妻兩人的發呆日嗎?路西恩暗自笑了笑,晃了晃手掌︰“怎麼了?”
一身紫色宮廷長裙的娜塔莎一下驚醒,訕訕笑道︰“距離倫塔特音樂節越來越近了,所以我有點想念阿爾託。”
“看得出來,有的時候,我也會回想阿爾託的生活。”路西恩笑著拉起娜塔莎,“既然如此,想到就做到,我們現在就去阿爾託走走。”
“啊?”娜塔莎先是一愣,路西恩什麼時候是行動派了,不預先計劃一下?
但她很快回神,笑得很燦爛地道︰“好,我們在阿爾託享用晚餐。”
這種出門“散步”的事情好像不需要計劃!
第一更,差得幾百字下一章補上~今天開始補更,求月票~
&n" target="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