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三國季漢劉璋最新章節> 第147章 二袁相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7章 二袁相爭 (3 / 3)

聞言劉璋感嘆了一句,果然和歷史上一樣,他那位同宗的劉備從公孫瓚手下跳槽到了陶謙處,劉備見縫插針,順著杆子往上爬的本領天下無二,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混的很不錯。

歷史上劉備先是在公孫瓚這位師哥手下混了個平原相,到了陶謙處混了個豫州刺史,被呂布奪了徐州,跑到曹操處,曹操熱情接待,與劉備是出則同輿,坐則同席,還給了劉備左將軍的官位,封宜城亭侯。

後面劉備更是被國舅董承引薦,受漢獻帝劉協衣帶詔,這時候的劉備估計自己都會有些感慨,他一個幽州的遊俠,因鞭打督郵被朝廷通緝的要犯,轉眼成了大漢的忠臣,還是天子垂青的忠臣,人生的際遇真是難以琢磨。

受了衣帶詔的劉備不敢留在許都,再加上曹操稱讚劉備‘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

劉備恐為曹操所害,趁著征討投靠袁紹的袁術,奪回了徐州,然後被曹操擊敗跑到了袁紹處。按理劉備是公孫瓚的師弟,袁紹對劉備應該看不順眼才對,但劉備在曹操手下擔任豫州刺史的時候,舉了袁紹的長子袁譚為茂才,因此得到了袁紹的厚待。

劉璋前世看三國志的時候,看到這裡直呼劉備有點東西,在袁紹和曹操對敵的時候,窩在曹操手下的劉備竟是舉了袁譚為茂才,可見劉備雖然是幽州的遊俠兒,但也是個十足的心機男孩。

“明公,如今中原之地,乃是袁紹和袁術相爭,明公為何不關心袁紹和袁術的動向,反而去關心閹宦之後曹操的舉動,還有那劉備,若不是明公差人調查,我都未曾聽過這號人物。”

彭羕心裡對劉璋關心曹操和劉備,卻不去關心二袁,有所困惑的他應聲就問詢了出來,和劉璋相處了一段時間,對於劉璋的秉性他是知道的,平時都是和和氣氣的,待人溫和,很少有動怒的時候。

對於彭羕的疑問,劉璋嗤笑了一聲,但這聲嗤笑並不是對著彭羕,而是對著彭羕所說的二袁。

“如今中原紛爭,說到底是二袁相爭,若是二袁合力,天下早已安定了,可惜二袁兄弟不合,攻伐無算,致使蒼生受難。”

“袁紹和袁術二人,兄弟且不相容,還能指望他們容納天下高士,有什麼大的作為嗎?”

劉璋掏出了毒士賈詡勸告北地槍王張繡投靠曹操的話,來解除彭羕的疑惑。

彭羕卻是有不一樣的意見“明公,袁術固不足慮,先是敗於南陽,後倉皇奔至揚州,其人雖是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卻不過是外著錦衣,內裡一團腐朽,。”

“但袁紹不一樣,昔年討伐董卓,袁紹為盟主,威重天下,今時更是盤踞冀州,與公孫瓚攻伐,公孫瓚窮兵黷武,為人殘暴,更是殺了宗親劉虞,劉虞在幽州素有恩信,鮮卑、烏丸也對劉虞傾心,依據我的看法,公孫瓚早晚必敗。”

“到時候袁紹虎踞冀、幽、青、並四州,以冀州之糧,濟幽、並強卒,再者冀州強弩天下聞名,更兼有幽州突騎、鮮卑、烏丸之眾,南向以徵天下,只怕是無人能敵,若是袁紹南並中原,西據關中,則天下十之六七皆為其所得也,明公若想再有作為,恐是難矣。”

聚在劉璋身邊的吳懿、張裔、吳班等人聽到彭羕的話,紛紛側目看向劉璋,想知道劉璋的想法和回答。

所騎之馬比彭羕所騎之馬快半個馬身的劉璋,聽到彭羕這憂心忡忡的話,回頭對著彭羕,略帶悲情的說道“若是真如永年所言,我等到時候只好對著袁紹倒戈卸甲,以禮去降,想來仍不失封侯之位。”

聞言彭羕眉頭的憂色頓散,化作無奈的表情,他搖著頭,指著張裔說道“明公,你如何學的張君一般,說話沒有個正形,不學好學壞。”

聽到這話的劉璋哈哈大笑,聚在周圍的吳懿、張裔、吳班等人也是轟然大笑了起來。

(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