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8章 河首平漢王 (2 / 3)

“公達,安撫流民,使彼等樂於留在關中,此事卿可多上上心……如今關中戶口稀薄,人丁匱乏,多多招撫流民,滋生人口,乃是第一要務。”

“明公不言,攸也是懂得,但請明公寬心,安撫流民一事,臣下決計不會有什麼錯漏。”荀攸拱手稱道。

“有公達在,吾心自寬。”劉璋淡笑道。

議論完了流民一事,劉璋轉頭看向賈詡,賈詡如今為他所倚重,典掌機密,參與軍國大事,不少軍情賈詡都將為他參詳一二“涼州的情形,文和可知曉了?”

一開口,劉璋就扯到了涼州,明眼人都知道,他這位大司馬,如今在軍事上的第一要務就是奪取涼州,斷絕後顧之憂,畢竟他後面東向以爭天下,不可能在涼州留下什麼隱患,牽扯去他爭霸的精力。

“略陽、陳倉、天水各處遞來的文書,臣下皆已經都閱覽過了。”賈詡點了點頭,表示涼州的情形他都知悉了。

接著上面的話,賈詡分析起了涼州的局勢“由諸多訊息可以得知,韓遂在去歲年末襲殺馬騰之後,如今是獨霸隴右,無人可制……現下韓遂正在向四方遣使,招誘涼州的羌氐,以及結交涼州的豪傑,欲匯合涼州的各色逆賊,一起抗衡明公。”

“羌胡氐人之輩,或可多為韓遂招誘,畢竟羌胡氐人貪於財貨,韓遂只需多出金銀,加以放縱羌胡肆虐州郡,羌胡當是會聽其號令,從其征討。”

“然。”賈詡轉折了一下“涼州豪傑,多是明事理,知時務者,聽聞過明公的威德,知曉我大軍的武功,豪傑們念及宗族妻小,心存憂懼,就斷不會接受到韓遂的招誘。”

久在涼州,對涼州事務知之甚詳的賈詡,淡然的笑道“是故韓遂將自棄於荒野,同羌胡廝混,合羌胡之眾以為用,或許韓遂能匯聚起一大批烏合之眾,可烏合之眾見利方進,不利則會四散,與明公相抗,無異於朽木對利斧也,為明公破之必矣。”

“文和知悉涼州內情,所言甚是在理。”主簿荀攸附和了一聲,對於涼州的韓遂,他並沒有放在眼裡,畢竟韓遂號為涼州名士,可所行卑下,所言粗鄙,此固一匹夫爾。

不過雖是看不太上韓遂,但荀攸還是保持著謹慎的心態,因為不管怎麼說韓遂都是在涼州廝混多年,於隴右之地可謂是根深蒂固,一時間難以拔除,且涼州局勢波詭雲譎,漢人、羌胡、氐人,諸多勢力雜陳,一個不慎,說不定會有所折損。

於是荀攸補上了一句“韓遂之軍,雖是烏合之眾,可還需小心應付……勝者有大勝小勝,大勝以不戰屈人之兵,無所折損,小勝則流血漂櫓,勝了也沒什麼可喜的。如今關中元氣不足,若得小勝,折損太多計程車卒,則為不美也。”

“嗯。”劉璋點了點頭,表示他記在心裡了,對於接下來的涼州之戰,他自是不會硬碰硬的去打,而是儘可能避免大規模的廝殺混戰,能透過計謀、策略解決的問題,那就透過計謀、策略去解決。

不過所謂事情十有**不如人意,如果真有需要打硬仗、咬嚼頭的時候,劉璋也不會畏懼退縮,此外不打上一二場硬碰硬的小規模戰鬥,只怕涼州之地難平矣。

畢竟涼州之人以武勇為先、教化在後,不打趴下幾個看不清形勢的涼州愣頭青,其他的涼州豪傑恐會小覷了蜀軍,以為蜀軍的戰鬥力不夠看。

“不管如何,且等到夏收之後。”劉璋發出了定論,連年征戰,雖是蜀地富庶,可也支撐不起了,須得收穫一季的糧食,方能支撐他去征討涼州。

而今方入春,夏收還有數月,劉璋須得等上一段時間,他也只能等待,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再強悍的軍隊都會不戰自潰。

如歷史上多的是糧草被劫,大軍不戰自潰的例子,三國的官渡就是一例,一場烏巢的大火,終結了袁紹的野望,斷送了極有可能的袁家天下。

……

隴西郡,郡治狄道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