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的這一生其實很順,他唯一的挫折,可能就是當初面對呂布這些人了,但呂布也好,張遼、典韋也罷,都不能算是敵人。
從一開始,呂布對馬超是比較看好的,所以並未動殺念,雖是敵對,但作為對手的話,當時的馬超是不夠資格的。
在此之前,他跟羌人打,跟胡人打,都是一招鮮吃遍天的打法,而在歸附呂布之後,跟著打南陽,再之後跟荊州軍打雖然也在水戰裡吃過虧,但綜合來說,馬超遇到的敵人都是不如自己的。
不能說弱,到南陽之後,馬超在陷陣營中學到的東西可不少,如今不管排兵佈陣還是臨敵決戰,他做的都不錯。
但也正是因此,馬超沒有遇到過真正的逆境。
何為逆境?
就是感到諸事不順,什麼事都與自己的預期相悖的時候,就是逆境,而面對逆境的態度,才是決定一個人最終成就的時候。
馬超現在面對的可以算是逆境,曹操跟他以往遇到的任何一個對手都不同,哪怕接連三次被馬超打的沒脾氣,但曹操卻是一個很擅長面對逆境的人,他能很快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被情緒左右。
在首戰失利的情況下,能夠迅速判斷出馬超的弱點在哪裡並做出應對,哪怕在不久前將曹**的東躲西藏,但馬超還是覺得很不順,那種彆扭感和莫名落在心中的壓抑感讓他有些茫然無措。
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打順風仗,這個不難,但當遇到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問題是,馬超現在就有些慌了。
三軍將士的生死壓在自己身上,南陽的安危壓在自己身上,他必須在曹操已經搶得先機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要能挽救堵陽乃至南陽。
而且之前也猜到半路會有伏兵,曹營一戰雖然算是成功了,但陷陣營的傷亡讓馬超心痛之餘,也生出幾分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才能化解這局勢,這就是順逆的差矣,順境也會有傷亡,但不會因此亂了手腳,而到了逆境就會出現變化。
如今還是初始階段,馬超之時覺得難以抉擇,至少他能判斷出局勢,卷縣到了此刻已經沒有繼續守的必要,曹軍被他一鬧,一時間也無法再顧這邊,所以此刻是撤軍回援堵陽最好的時機。
至於伏兵,此刻馬超雖然不知道怎麼做是最好的,但對伏兵顯然不是太在意,畢竟曹軍也就那樣,所以當虎豹騎突然殺出,直接將三軍衝亂的時候,馬超的反應就慢了半拍。
畢竟在印象中,曹軍不堪一擊的觀念已經在心底生根,沒想到曹軍竟然也有這等精銳之師。
虎豹騎的成軍道路其實跟陷陣營差不多,都是擇軍中猛士組成,不但驍勇善戰,而且精通騎戰之術,配備的也都是最強的裝備。
別的不說,虎豹騎身上所披的兩當鎧同樣防禦力驚人,雖然未必及得上犀皮甲,但尋常刀槍想要破防也不容易。
沒有連弩,但斬馬劍配合戰馬的衝擊力,同樣威力驚人。
馬身上同樣配有馬鎧,這在當今天下可是少有的,哪怕呂布軍中,也只有將領的戰馬才可能披甲,這樣一支騎兵,光是衝鋒起來的威力便足以將大多數陣型衝破。
馬超對曹軍伏兵的輕視讓他付出了極大地代價,撤退的大軍幾乎是被攔腰斬做了兩截。
“陷陣營,結陣迎敵!”馬超騎在馬背上,黑暗中,只是依稀看到一支騎兵洶湧而過,將大軍截成兩段,但具體情形卻未看清。
常規軍已經亂了,一下子處理不來,馬超只能將最容易集結的陷陣營集結起來。
這個決斷無疑是對的,這個時候,要想保全全部真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