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尚書?”皇宮裡,劉協看著呂布遞上來的奏章,仔細品著這六部尚書的架構,最終苦笑著看著呂布:“太尉,這是要將九卿乃至三公盡數架空?”
言語間,多少是有些複雜的,劉協雖然跟呂布已經達成了和解,也知道自己沒什麼資本去跟呂布爭權,畢竟現在朝廷所控制的地方,幾乎都是呂布打下來的,但現在呂布這麼明刀明槍的跟自己商量架空九卿的事情真的好嗎?
以前呂布不怎麼上朝,劉協其實是希望呂布上朝的,這樣有什麼事至少還有緩和的餘地,朝中百官也不至於整天跟個神經病一般,揪著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做文章,同樣也代表著朝廷的權利是在這朝堂上而不是呂布的府邸。
如今呂布終於準備立身於朝堂了,但一來就是要直接打破過去的舊制,將九卿權利直接架空。
“陛下,如今各處書院已經開起來,印刷術使書籍不再稀缺,天下能識文斷字者未來將不再侷限於世家門閥,朝廷以往取士,只能自世家、豪族之中取,三公九卿制度自然是最適合的,然而如今人才越多,再以過往的察舉制度來取士,便難免失之公允,那些寒門上進之士報國無門。”
劉協聽的也不覺點頭,的確,如今隨著各種書籍在市面上氾濫,雖然不像一開始那樣兩文錢就能買下一本書,但二十錢是絕對可以買下任何你想看的書籍的,這種情況下,固然大多數人還在為三餐奔波,沒精力去讀書,但一些家境殷富的家庭卻是已經有能力送一兩個孩子去書院讀書了。
現在還看不出來,但劉協偶爾也會出皇宮去看看,長安城這些年的變化他是看在眼裡的,確實如呂布所言一般,寒門士人越來越多。
“再過兩年,這書院第一批人才便完成了最後學業,到時候,臣準備在長安舉行科考,不問門第出身,只問才學高低為朝廷取士,到時候正是六部革新的最佳時機。”呂布看著劉協解釋道。
這六部之法,他暫時沒準備立刻拿出來,今日過來就是跟劉協通通氣,科舉的雛形朝廷這邊已經有了,郭嘉、法正都是那次大考中脫穎而出的。
已經有了一次大考選才,如今隨著各處書院的人才出來,將大考變成科舉自然也不難。
當然,這前期的人才多半還是來自世家豪族,但隨著源源不斷的寒門子弟學有所成,科舉會越來越穩固,這六部尚書的地位就會隨之穩固下來。
至於前期的反對,呂布覺的憑自己還是壓得住的。
“太尉既然已有打算,朕自然全力支援。”劉協說到這裡,不免有些失落,呂布重歸朝堂,一來就是大招,朝堂權利未來數年之內定會逐步歸於六部,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但他跟呂布有言在先,呂布全力輔佐於他,他則全力支援呂布政令。
話是這般說沒錯,但眼看著呂布這般明目張膽的拿權,心中不是滋味之餘,劉協也不免會有些患得患失之感。
“多謝陛下!”呂布對著劉協點點頭,此事劉協這邊先通了氣,具體如何實施,還有這六部尚書人選,那就接下來慢慢安排。
接下來的一段時日呂布很少回家,不是不能回,只是力量突然暴增,這無法控制的力量才是最可怕的,他擔心傷到家人,所以在能徹底掌控這暴增的力量之前,呂布決定還是少與家人接觸為妙。
當然,忙也是真的忙,先是讓神機營的人去自己指定的幾處地方探礦,發現果然如模擬世界中一般有大量鐵礦和煤礦之後,呂布便將神機營搬到這邊準備採礦。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梳理朝政,另外呂布還對天下放榜,召集各地名醫前來修一部醫典,他在模擬世界已經建立了系統性的醫經,他將總綱傳揚天下,相信真正有能力的醫者一定能夠看懂,另外呂布還將如何治理瘟疫之法傳揚天下,包括諸侯那裡,只要願意學,呂布這裡都會給。
這些年連年戰亂,天下瘟疫橫行,南陽這兩年受瘟疫之患其實也不少,呂布將瘟疫治理之法傳揚天下,也只是希望能保留大漢一些元氣。
根據大魏史官整理的史書記載,在五胡亂華之前,漢人數量比之胡人便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了,呂布懷疑很可能是因為這四處蔓延的瘟疫,使得大漢百姓十不存一,甚至自己之敗,也有可能是因為瘟疫導致的。
不管怎樣,眼下呂布無一統天下之意,也不希望諸侯將天下給打爛了,大漢人口不能光指望關中啊,關中現在才多少人?頂多不過四百萬,這還是呂布這些年不斷招收流民的結果。
而且醫道雖非正統治國之道,但若醫道能興,對天下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處理完這些事情,呂布大多數時候都在提筆批閱卷宗,以前是荀攸一人批閱,如今呂布為了控制自己的力量,選擇了自己提筆來批閱卷宗,倒是讓荀攸感動了一把。
幾天下來,呂布倒是漸漸能夠控制力道,從一開始不到一刻就得廢一支筆,到如今兩天才用壞一支筆,呂布的進步不可謂不大,同時也大概理解那李元霸為何那般難殺了,不說那銅皮鐵骨,單說這力量和好似用不盡的體力,就足夠讓李元霸無敵當世,甚至火砲、連弩床都只是讓他受傷。
幸虧還是個人,醫學常識對他還有用,最後被活生生的餓死,否則這人真不知道該怎麼殺,甚至不知道這人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