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琳傍晚下班回家,把今天和組長的對話過程告訴了夏臻。
並讓他耐心等幾天,應該就會有好訊息傳來。
在她看來,這件事幾乎十拿九穩,不會出現意外。
夏臻連忙向她道了謝,並勸她別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能不能給食堂供菜?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如果因此讓她心裡不痛快,那自已的罪過就大了。
廖嬸不懂其中的關巧,以為泡菜受歡迎,對食堂只有好處,組長就一定會買。
夏臻卻清楚單位裡的門道。
食堂組長作為公家單位最底層的管理人員,沒品沒級,權利卻很大。
越是這種小人物,貪起來就越狠。
他們平時衡量事情的標準,都是對自已有沒有好處?而不是對食堂有沒有利?
除非自已這個供貨者,能拿出足夠多的好處打動他。
否則他寧願不要泡菜,也不會輕易鬆口。
道理很簡單,如果這次同意了,那以後人人都有樣學樣,他以後還怎麼從食堂撈好處?
除非最近某個大領導胃口不好,需要泡菜來開胃。
他恐怕也會選擇私下自已醃製一批,供應給食堂,而不是買外面的泡菜。
以他們的水平,只要嘗過泡菜的味道,仿製一批不算太難。
讓她回去等訊息,其實等於拒絕她了。
夏臻唯一有信心的是,就算有人能仿得八九不離十,最後也達不到自已這個程度。
畢竟他們沒有禪境花園。
江琳雖然覺得夏臻有些悲觀,最終卻沒有說什麼。
兩天後,李自強親手醃製出來的一百多斤泡菜,已經入味了。
因為分別裝在四隻小罈子裡,於是李自強決定每天抱一罈,放在腳踏車後面的竹筐裡,帶上專用的竹夾子,帶出去售賣。
價格依然定在三毛一斤。
賣得太便宜,就有些虧了,這是媽媽和姐姐一致的意見。
夏臻自然不會在這種事上跟她們抬扛,賣多賣少,一切隨緣。
他心裡清楚,做生意的時機還不成熟,每天有這樣一筆收入,足夠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了。
等明年年底,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張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正式由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他再好好找個店鋪,重點銷售蔬菜水果和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