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思渝週末回家,聽說母親已經升為小姐長,一個月工資多了五元,就有些激動。
母親原先的工資只有二十二塊,母子倆生活雖然不算豐裕,省著點用,吃飽穿暖肯定沒問題。
現在一下子多了近四分之一,把這錢存起來,到年底就可以買一臺收音機了。
家裡沒有三轉一響,冷冷清清的總覺得日子沒什麼盼頭。
如果有了收音機,平時聽聽新聞和歌曲,那感覺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除了這個,還有更好的事呢!”見兒子難得露出驚喜的表情,江琳也不再遮著掩著。“最近我們去鼕鼕家幫忙醃泡菜,他每天給我們一塊辛苦費!”
這是筆更大的收入,她會全部存起來。
等兒子考上大學,給他買一塊手錶和一輛腳踏車,體體面面去學校。
“夏臻哥真厲害!”廖思渝這才知道,媽媽為什麼經常去夏家,原來是賺錢去了。“你們忙得過來嗎?要不要我也去幫忙?”
倒不是想多賺一塊錢,總覺得自從他出面幫自家處理陳宗堂的事後,原本一地雞毛煩心事,全部不見了。
不知不覺中,媽媽臉上多了些笑臉,這是這些年很難見到的。
“不用不用。”江琳連忙搖頭。“你的任務是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如果真有心報答他,只有成為大學生,你才有這個資本。”
她雖然性格膽小,卻上過幾年學,比臺門裡有些同齡女人清醒得多。
有些家庭孩子一成年,家裡就拼命幫他們找工作,希望多一份收入,貼補家裡。
有的甚至不讓孩子讀書,早早送出去學手藝,說到底還是父母自私,只想著減輕自已的負擔,不為孩子們考慮。
她從來沒有動過這樣的主意,一門心思要兒子考大學。
以前高考沒恢復時,她的計劃是等兒子到了十八歲,就去部隊當兵。
地方上升的通道比較窄,部隊不一樣,只要有能力,總能搏一個錦繡的前程。
廖思渝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也明白文化的重要性,就沒有堅持。
不過晚上依然跟過去看了看,幫忙幹了些力所能及的事。
夏臻廖對思渝的態度非常滿意。
這小子同樣是個懂事的人,不枉自已看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