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定下來之後,第二天由馬萬喜出面,把他們宿舍辦文學社的事,上報到班主任那裡。
她自然沒意見,還鼓勵他們好好幹,如果有困難,可以找她,
如果她也解決不了,可以會向學校尋求幫助。
唯一的要求,就是刊物內容必須積極向上,不能有損害旦大形象的內容出現。
馬萬喜自然滿口答應。
接下來回宿舍,和大家討論新雜誌的名稱。
每個人都興奮地說了自已的想法。
無非是《野草》《新蕾》《春暉》《春苗》《新希望》這一類,明顯帶著這個時代的特色,沒有任何新意。
夏臻在一邊沒有出聲。
這些名字大同小異,用哪一個都沒問題。
只是大家顯然不這樣想,所以他也不好表現出來。
為了表示尊重大家的意見,最後他乾脆拍板,把這些名字全部寫下來,一式八份,讓每個人都勾下兩個自已最滿意的名字,最後得票最多的就是刊名。
不許選一個,是怕每人都選了自已提的那個,最後每個名稱都是一票,就達不到效果。
一分鐘後,結果出來了。
讓夏臻大跌眼鏡的是,得票最多的刊名居然是《野草》,一共獲得七票。
好嘛!周先生詩集的名稱,再一次征服了大家。
《野草》將成為旦大校刊的刊名。
馬萬喜在一邊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個名字就是他起的。
夏臻感覺自已都能再看他了,笑得這個傻樣,虧自已還當他心智成熟。
“不管這本校刊發幾頁,首頁必須印上你寫的詩。”因為自已的名字被所有人喜歡,馬萬喜此時心花怒放,又對夏臻提了意見。“這可是有紀念意義的大事,你必須寫一首好的詩歌才行——”
透過最近交談,他已經知道了《如果有來生》《怒放的生命》《蝸牛》這些詩歌都是他寫的。
包括他讀過後印象特別深刻的散文《等待的月臺》,同樣是他的作品。
所以對他的期望高了許多,希望能寫出一篇同樣優秀的詩歌,到時震住全校人。
只有這樣,《野草》才能一炮打響。
“這個肯定沒問題。”夏臻想了想,覺得在旦大留下名聲,對自已沒有壞處。“你拿紙筆給我,現在就寫給你。”
他稍一思索,就有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