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這玩意兒帝星也有,國外兩百年前就傳過來了,風騷得很。
當然,二胡也有,可用這個樂器自彈自唱有點不得勁兒,地球和帝星都沒有這方面的記憶,除了電視電影裡頭即將謝幕的配角。
以前家窮,也沒參加過什麼興趣班,繪畫小時候就照著年畫畫過一回。
畫上是一小孩兒穿著補丁衣裳,手裡牽著一條可憐兮兮的小狗,姜易拿著鉛筆在家的時候用兩天時間畫出來的。
母親餘海燕看了大為吃驚,可農村出生的她沒什麼見識,哪裡知道什麼藝術不藝術的,只曉得聽老師話、學習好的才是好學生,吃驚過後就不再當一回事了。
而當時的市郊只是個離城中心有七八里的小村子,學校老師連自己名字都寫不成正規的行書,豈能有什麼繪畫能力?
可想而知,姜易當年的藝術細胞就這麼被糟踐了。
而音樂,這玩意最開始沒花費,扯開嗓子唱就得了,氣息、身板、咬字、音調什麼的跟著原唱來就行了。
那時候也沒個錄音機啥的,天天看連續劇,片頭片尾曲從沒有落下,至於唱得好壞姜易也不知道,就聽父母嘀咕過:這孩子嗓門挺高啊,唱歌也不跑調……
但是去哪裡練習呢?學校裡倒是有音樂學院,可自己這調調還是別去嚇唬人了。
想了想,姜易眼睛一亮:有了。
他轉身出了北門,正對著美食一條街,剛吃過飯沒啥吸引力,然後穿過一個小型十字路口,來到了網咖一條街……
說網咖一條街也不對,因為這條街面上除了網咖,還有歌吧、酒吧、洗浴中心、藥店……以及最不可缺少的、數量繁多的小旅店。
在尋常大學生眼裡,這裡可真是個好地方吶,吃喝玩樂睡一條龍,能爽到天荒地老、日月無光!
姜易沒去洗浴中心或者小旅店啥的,他去得是網咖,專門註冊了一個會員,然後要了一個單人包間。
機器配置和環境倒是不錯,兩米的沙發,大功率的換氣扇,免費的抽紙,獨立的衛生間。
就是價格有點感人,每小時5塊錢,都趕上小旅店的鐘點房了!
特麼小旅店3平米的小屋子才4快好吧,不僅能一個人睡,還能倆個人、三個人……
當然了,既然接受花這5元小時的價格,那麼這包間就有他的價值所在——隔音。
沒錯,這地方最大的好處就是隔音,別說在房間裡唱歌了,你就是在裡頭開趴外邊都聽不到。
這地方姜易是在圖書館裡聽到的,畢竟一動不動長時間學習的人不多。
間或就有學生和同伴嘀嘀咕咕一會兒,他鍛鍊一心二用的時候就給記下了,誰知道啥時候能用得到是吧……
呃,等等。
姜易又想起來一個知識點:針孔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