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對視看看。
又將目光看向了當孃的鍾彭氏:“僱人這事…娘你看能行嗎?”
老大鐘謙鞍和其他的姑嫂妯娌們都看向這位真正管家的老人,畢竟他們心裡都明白,再怎麼說,家裡這位曾經和爹拼過苦日子過來的婆婆,最有資格拍板決定!
鍾彭氏這時候沒有推辭,大事上她卻要好好琢磨琢磨。
院落裡陷入沉默。
只有旁邊不知道輕重的孩子,和兩條湊過來的土狗逗著玩耍。
當然,還有放置祖宗牌位的祠堂裡,鍾誠在窗邊氣得直跳腳:“怎麼就不行了?”看著家裡這群人糾結的模樣,臉色更黑:“咱家現在難道還不是地主麼?”
大地主的確算不上,但就憑二十畝好地,身份還能不算小地主?
尋常人家裡就兩三畝旱地。
他們鍾家,十畝上等水澆地,十畝有溝渠的林邊旱地,再等山上的二十畝荒坡地全開墾出來,那可就是四十畝地了,別說靠山村,放在縣城都算得上是富戶!
現在不僱人來幫忙,就憑家裡的三個男丁,怕是累死都忙不過來!
何況都還有兼職。
老大鐘謙鞍肯定要繼續沿著鍾誠的路,在村裡當個話事人。
老二鍾謙靬自學木匠活,雖說賺不了多少錢,但只要熬出頭來,手藝慢慢的熟能生巧,周圍十里八鄉需要打點櫥子架子啥的,不還都要來找他這個同鄉人?
還有老三鍾謙鞱,鑽研圈養牲畜,以後更是要朝著牧業發展!
慢慢的。
鍾家的路線,還要孫輩的孩子們去讀私塾,向學問路線靠攏。
如此發展到最後,傳統的農戶家庭肯定算不上,這時候不培養挑選點可靠的長工,等以後農忙了就只能僱傭些短工,都是按天拿錢幹活的主,還容易懈怠。
當家的鍾彭氏心裡明白,這時候同樣點頭:“那就僱人吧!”
最終拍板。
她看著家裡人都稍有激動的模樣,語氣沉穩道:“但都別以為咱家僱人了就是地主!”伸手用柺杖點著鋪磚的地面:“我和你們爹過苦日子的時候,不用我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