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打量不免又是感慨,權力果然是能夠讓人青春煥發的好東西,今天的武則天較之昨天見面時,風貌已經大為不同,鬢髮齊梳攏于冕下,兩眼精光投射,又恢復了咄咄逼人的氣概。
似乎是察覺到李潼的打量,武則天在堂上也微微側首垂眼望下,並對這個孫子點了點頭。
這一點小互動自然又落入滿殿這些人精眼中,望向少王時臉色又大有不同,看來這位少王今日登殿似乎還蘊藏著不小的玄機啊!
常朝儀軌簡單一些,群臣班列立定之後,昨日值守政事堂的宰相武承嗣先一步出列,面無表情的誦讀起一些章奏。
武承嗣心情自然不能高興起來,原本今天流程首先應該是他作為文昌右相、主持尚書省六部政務以來的第一樁大的提案,那就是將要在十月舉行的制舉諸科擬定名單。
可是這一樁提案卻被神皇陛下臨時抽起來,轉而加塞了左金吾衛大將軍丘神勣謀反入案、於昨夜在詔獄畏罪自殺。
武承嗣雖然興致乏乏,可是滿堂廷臣在聽到這個訊息後,議論聲已是轟然大作。包括幾名已經提前知曉此事的宰相們,這會兒也仍存幾分驚疑不定。
丘神勣這個人人緣本就不太好,其人生死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驚惑,自然還是作為神皇心腹這一層身份。雖然近來這段時間,有關丘神勣流言不乏,特別其人被幽禁之後,喊殺聲不少,但卻遲遲沒有什麼確鑿的訊息流出。
可是沒想到當聽到真正準確的訊息時,丘神勣這個神皇在南衙禁軍中最大意志體現的人已經成為了一具死屍!
武則天抬手虛壓,殿中議論聲稍微停頓下來,然後她便說道:“朕臨朝以來,禮賢下士未嘗敢懈怠,卿等凡才器有獻,猶恐祿位不足,所謂禮士如渴,只盼君臣能相得益彰,勿負我社稷蒼生。丘某自出國爵門戶,或門風不美遭於雅士哂論,朕重其忠勇、略其簡陋,京宅安危仰其一身,禮遇之厚甚於甲班。賊不思國恩,輕試我法。朕治此世,情義、章法而已,名爵、法刀,人所自取,卿等宜自察!”
聽到這番乏甚感情的宣言,殿中諸眾一時間都噤聲無言。又過片刻,武承嗣才又繼續宣讀起下面的事項,新進歸都的楊執柔代表新平道軍眾向神皇進獻輿圖、旗鼓並諸勒功憑計。
李潼立在班中,聽到他奶奶那番不乏中二氣息的宣言,心中也是感慨諸多,未嘗沒有我也好想說一說這樣亂七八糟的想法,以至於就連丘神勣這個心腹大患的身死都感懷不多。畢竟人還是要往前看,過去了那就過去了,也不值得念念不忘。
朝會參與人眾諸多,又有時間的限制,許多事情都不可言之具體,大概類似後世大機構簡報之類,讓這些官員們能夠及時瞭解大略的方針路線問題。
真要每件事擺在朝堂上議論,那這些官員們也不用再做別的了,從白到黑站在這裡開會就是了。
朝會持續了將近兩個時辰,這還是因為近來實在多事之秋,內外都不平靜。
真正參與到這種事務性質的朝會中來,聽著一件件大事被略言簡述,李潼心裡難免生出幾分“以萬物為芻狗”的冷漠感,不是人變得有多傲慢,而是因為大事實在太多,許多事情羅列在這當中,也真的就是不過如此。
比如丘神勣的死,一個南衙大將死於非命,這無論怎麼說都該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可也僅僅只是引起群臣短暫驚奇,接下來精力又被其他的事件所分流。
眼下最重要的事件,一是薛懷義大軍凱旋,二是西征戰敗的處理,三是太州地震的賑濟問題。第一件事沒有什麼好說的,這種水功就連武則天自己都不好意思再作吹噓。
第二件事又有一個讓人意外的安排,那就是秋官侍郎周興罷為監察御史,即刻前往河西押解庶人韋待價歸洛。
聽到這一樁訊息,群臣激動之態較之聽到丘神勣之死還要更加過甚。周興這個傢伙治冤無數,被其陷害的人數不勝數,讓人憎惡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丘神勣。畢竟丘神勣南衙大將,即便作惡,也不會面向這些普通的廷臣們。
現在周興這個滿手血腥的惡人居然被外派出去,這也讓許多人心內蠢蠢欲動,深切盼望周興能夠一去不返。
眼見群臣如此,李潼也是一樂。他並不清楚周興這一次外放跟他此前操作有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如果真的有的話,他倒可以聊作安慰,自己這番折騰除了敗壞祖業、討好奶奶之餘,或許還能間接救下許多條的人命。
關於太州地震,政事堂奏章陳述說是太州山湧之後,發現許多經幢碑石,燒錄疑是梵義經文,有司奏請朝廷派遣大德法師並學館經師速往驗證。
然後奏章的末尾又提到:河東王李寶雨於龍門得獲經幢一部,驗是古典瑞經,疑與太州事物系出同源。河東王獻瑞有功,加封實邑三百戶,並進散三階為中散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