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冠冕堂皇與堂而皇之的區別> 0756 東行請命,為王先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756 東行請命,為王先驅 (2 / 3)

太平公主與雍王內外勾結,本來是一項非常嚴重的指摘,對於長安人心士情應該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撼動,在這方面,神都朝廷無疑是有著極大的話語權與主動權。

但長安輿情除了最初幾日的確有些混亂之外,接下來卻又逐漸的恢復平穩。許多人都覺得這只是無稽之談,如果雍王果真是有東出干政乃至於窺望大位的想法,首先就不會解散京畿周邊所聚集的人馬,其次也不會任由支兌來自神都方面的飛錢。

欲圖大計者,最重要的無非人馬錢糧。行臺於這兩個方面的舉措與表現,全都沒有表現出雍王有如此野心,相對而言,朝廷的反應與舉措則就顯得刻薄有加。

更有甚者,更是直接在市井之間放言,即便雍王歸朝干政,也是合情合理。如今朝廷內憂外患,諸種情勢混亂有加,以潼關為界,東西儼然兩個世界。與行臺政治清明、民生有序相比,朝廷大而無當、動亂頻生的弊病簡直畢露無遺。

也就是當下沒有什麼權威靠譜的民調機構,否則一番輿情采察,否則行臺已經可以提前慶祝勝利了。

長安輿情的變化,李潼自然也是密切關注著,但想要將輿情的取捨偏向化作真正對自己有利的一股力量,仍然需要一些標誌化的昇華。

神都朝廷中騷操作不斷,李潼的耐心也在被逐漸消磨,甚至於都將主意打到了幾個祖陵上,想要搞點玄幻手段、弄一弄天人感應的把戲,以營造一個出兵的名義與氛圍。

不過對於這一點,他多多少少還有些猶豫,畢竟這種事情一旦操作起來,即便得利當下,後續也會有各種隱患。

正當他還在猶豫之際,河曲方面再次傳來了一個轉機事件:突厥默啜竟然向他請降!

“默啜居然請降?”

當李潼得知這一訊息的時候,也是一臉驚訝,但很快便又忍不住冷笑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此前雖然朝廷方面的變故沒有給行臺帶來太大的擾亂,但李潼一直想不通的一點是,他四叔為什麼突然變得態度如此強硬起來?正因為搞不懂他四叔底氣何在,所以過去的這段時間裡,行臺都略顯被動,以至於李潼都生出扒了他爺爺墳墓、往裡邊塞點私貨的打算。

現在得知突厥請降的訊息,李潼的困惑頓時得到了解答,看來默啜這個狗東西不僅僅只是向行臺請降,多半也是向朝廷表達了投降的意願。一旦默啜所部突厥勢力臣服於朝廷,那麼朝廷布置在河東道的諸路人馬自然也就得到了解放,他四叔正是以此作為依仗,所以態度陡然變得強硬起來。

“默啜狡黠尤甚其兄不卒祿,此番請降,必是有詐!”

歸京不久的黑齒常之與突厥也算是老對手了,一眼就看出了突厥的陰謀,直於席中斷言道:“若朝廷果真以為可憑此交涉邊情,則國格有侮、時將不遠!”

李潼聞言後也是點點頭,並冷笑道:“姑且不論此獠請降意圖真假,單單以此告於行臺,已經足知其心叵測,實在該殺!”

此時距離神都的變故已經過去了十幾天的時間,從時間上來看,默啜應該是在完成了對河東道諸州的寇掠之後即刻便分遣兩路使者,分別聯絡朝廷與行臺,表達了他願意投降的意願。

當時豫王李成器已經身在幷州,自然會更早得訊。而行臺方面,訊息則是先轉到河曲,然後再由河曲傳遞到長安,因此便有所滯後。

默啜兩路請降,自然不可能只是賤勁發作、想要給自己多找一個主子,挑撥離間的意味非常濃厚。

行臺過往數年始終都是大唐迎擊討伐外寇的主力,結果在河東道的戰事當中,竟無片甲過河作戰,與朝廷之間的對立與矛盾自然瞞不過默啜這個狡黠的胡酋,這麼做無非是希望能夠加深大唐內部的矛盾,延緩大唐向漠南出兵反擊的時間。

雖然默啜不這麼做,李潼眼下也並沒有把突厥最為第一戰術對手,畢竟還有一個禍患更加深切的契丹已經露出了頭。但就算默啜已經知道了契丹逆亂的訊息,大概也不會想到契丹的叛亂會給北方秩序帶來多大的改變,對於這個突厥的續命良藥仍然未有足夠重視。

若是在此前,李潼或許還要出於大局的考慮,暫且擱置國內的矛盾,加大對突厥的打壓力度,務必使其不能與契丹之間達成呼應。

可是如今三受降城攻防體系已經投入建設,默啜此舉可謂是自曝其短,對於如今北方形勢的判斷不夠準確,短時間內仍未有向河曲出兵寇掠的意圖,那李潼自然就沒有什麼可顧忌的了。三受降城的建立已經讓他有明知是陷阱,也能一腳踏破的底氣!

河曲訊息傳回長安之後沒有幾天,突厥的請降使節便來到了長安。李潼並沒有在行臺接見這一行人,而是選在了灞上大營。

近日京畿周邊諸軍雖然陸續遣返,但灞上大營中仍然聚有將近三萬甲士,雖然兵力上已經有了極大程度的縮水,但兵員構成上卻是以中四軍以及新歸京畿的隴右邊軍為主,戰鬥力並沒有折損多少,反而更加精勇可靠。

突厥一干請降使者,足有近百之眾,單從規模上來看,誠意還是不小的。特別隊伍中還有一名特殊成員,那就是在單于臺被突厥所捕獲的朝廷所派遣的監察御史孫彥高。

李潼親自在大營中接見了這一干人等,對於突厥那些大察小設之類的貴族們,他興趣並不大,倒是對這個叛臣孫彥高頗感興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