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路問:“這幢老舊民宅的門牌號碼就是478號?”
老吳點了點說:“不過這房子已經拆了幾十年了。”
“為什麼?”
“這事說來就話長了。”老吳向他們兩人娓娓道來。
原來那個地方是個明清時期就存在的古村落,而這幢民宅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當地一位鉅富的私宅。傳到民國時期後人已經衰落,被另一位移居到本市的客商收購。
本市解放前夕,這位商人因為害怕新中國成立後遭到政府的清算,就舉家遷移到了香港,這幢民宅也成了無主的荒宅,最後被當地的政府收歸公有資產。那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文物保護的意識,這幢民宅被當地的生產隊改建成了公社食堂。
再過了數十年,村子裡的人都得了一種怪病。這下子可驚動當地政府,生怕是階級敵人搞報復活動,可是公安局立案偵查後卻毫無線索,最後還是一位醫學教授無意間發現是村子周圍的水源受到了汙染的原因所致。
水質被汙染的源頭一直沒能查清,政府就將村民集體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安居,並拆遷了村裡的所有的房子用來建築新的村落,把這裡夷成了平地。
後來有人想在這片空地上開荒種地,卻發現這是一片鹽鹼地根本不適合莊稼生長,於是這個地方就逐漸成了一片荒地,至今無人過問。
戚路聽完老吳的陳述後不禁皺著眉頭說:“看來這個地方根本沒有寶藏。”
“你憑什麼這樣說?”丁曉嵐可不信。
“你想想,那幢住宅從清朝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居住在裡面,解放後政府又拆了所有房子,假如地底下有寶藏的話,經過這麼多次折騰,早就被人發現了,怎麼可能輪到我們去發財。”
“說不定這寶藏就是村民的先祖埋藏在裡面秘不外傳,再加上埋藏的很深,所以沒人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
戚路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說:“這不過是個商人的私宅,他又不可能是胡雪巖那樣的鉅富,就算宅子裡埋了東西,最多是些金銀錢財,哪也稱不上寶藏啊。”
就在戚路想要放棄之時,老吳接下的話語卻引起了他的重視。
“我調查過了,這私宅是由一位姓許的商人修建的。”
“什麼,你說這宅子是許家的祖屋?”戚路不由一驚。
丁曉嵐趕緊接話說:“哪有這巧的事,說不定許鏡橋就是他們的後人,是他的祖先給他託夢來了。”
老吳接著說:“還有更巧的事了,民國時那位買下住宅的商人也是姓許。”
“我就說這宅子有古怪嘛,地裡肯定有寶藏。”丁曉嵐頓時眉開眼笑。
“這可真是蹊蹺啊,不像是種簡單的巧合。”戚路也有點不淡定了。
丁曉嵐趁熱打鐵地說:“走吧,我們去那個地方瞧瞧,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戚路瞅了眼屋外那漆黑的夜空,回首一笑說:“天都這麼黑了,就算是去了又能看得到什麼。今天大家早點休息吧,我們明天出發去那個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丁曉嵐就早早地來到了崑崙事務所,催促著戚路和老吳早點出發。驕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