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崑崙讀音是什麼> 第二十一章 梵鬼禪心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梵鬼禪心術 (1 / 3)

廣場內一時鴉雀無聲,只聽悟通一聲斷喝:“自古陰陽兩相隔,三界五行各按天道而行。需知前世種因,今生方得苦果,你何苦執念凡塵,尚不肯重墮輪迴”

那紙人低頭不語,身形在狂風中飄蕩不已。

丁曉嵐眼見悟通大師使出大神通,內心敬佩不已,她笑對戚路說:“看到了吧,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他這氣勢可比你招魂除鬼的法術氣派多呢。”

戚路依舊是沉默不語,內心卻震撼無比。

自古法術雖千變萬化,皆是藉助咒語符文或法器為力量,上通九天下達幽冥,與神秘力量形成共同的願念,進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自己得到無往而不利的神通。

無論是道教法術,還是佛門真法,或其他型別的法術,雖各不相同,但萬宗歸一,都不能違背天道之真理。如若逆天而行,即使能攝取一時的力量,但終會被這股力量反噬,身赴黃泉。這也是修煉之人為什麼多選擇修仙而不是入魔的原因,畢竟除了喪心病狂或急功近利的人才願意拿自己生命做賭注。

既然使用法術要遵循天道,悟通超度林芳的亡魂也不能逆天而行,他要忌諱白天太陽的純罡之氣傷到林芳的陰魂。不然的話,超度不成反而會讓林芳魂飛魄散永世不得超生。

能讓鬼魂白日現形的法子,大都採用陰魂附體的辦法來避免所超度的亡魂受到傷害。也就是說做法前要先選擇一名活人為寄體,當陰陽師把冤魂招喚而來時可讓他附在此人身上,這樣就能把穿過人身的陽氣被充分吸收,不傷害到鬼魂本身。

接下來作法者會以勸說或符咒的形式來化解冤魂的執念,從而讓冤魂了無牽掛地魂歸地府,重新進入六道輪迴中投胎轉世。

可讓戚路驚訝的是,悟通竟然做的更加完美,因為他使用的是世上已絕傳千年的梵鬼禪心術

梵鬼禪心術原為唐朝高僧金剛三藏法師秘不外傳的招魂,金剛三藏本是西域獅子國人士,開元年間來到中原,憑藉一身神鬼莫測的法術技驚長安,深受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寵愛。

這位高僧嫉惡如仇,生平以剷除天下妖魔為己任,待圓寂時方悟眾生平等,人妖神皆無差別之道理,所以臨死前他將所著書籍盡皆燒燬。也是大開慈悲之門,以免後世習術之人逞強炫法,重蹈殺生太過之罪孽。

梵鬼禪心術出自佛門,屬於一種極精妙的玄術。它的特點在於不以人或其它活物為寄體,而是用無生命的物體為寄體來引導鬼魂依附其間。

這樣做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不僅能防止招來惡鬼潛伏在人的身體裡暗傷寄主,而且能避免鬼魂操縱附身之人來做不軌之事。

戚路不得不承認,悟通使出梵鬼禪心術,確實是深思熟慮的結果,既展示出佛門慈悲為懷的菩薩心腸,同時也顯示出莫大神通,讓反對他進行招魂儀式的自己心服口服。

就在戚路胡思亂想,心神不定之時,他聽到壇前那個紙人說話了,“大師,念小女子死得冤枉,請你網開一面,待我報仇雪恨後再行超度也不遲。”

“住口”悟通嚴聲喝道:“我念你冤屈未雪,不忍加害,你卻執迷不悟,以幻形迷惑世人。今天且聽我言,早隨我魂歸幽冥,不然你一介孤魂,一旦化為灰燼,悔時晚矣。”

紙人聽到悟通如此說話,頓時變了臉色,它“嗖”地一聲飛到空中,指著悟通罵道:“禿驢你既是佛門弟子,就應有慈悲之心,何苦惡言待我我今誓要拿住你這禿驢,碎屍萬段,方消心頭之恨”

說完這話,紙人的身形竟然暴漲起來,扁平的身軀在狂風中竟然能屹立不動。

“既然你執迷不悟,那就怪不得老衲了”悟通冷笑一聲,轉身來到壇前中央站立開始作起法來。

只見他將一卷黃絹伸手展開,手拿硃筆在上面書一道梵語大符,跟著口中唸唸有詞,滿天的風聲頓時沉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