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戚路來到金三爺家時,發現他正在桌前提筆練字。
有句老話叫以字觀人,戚路發現金三爺的毛筆字寫得很工整,有稜有角。擁有這種字型的人,內心通常深藏著一種桀驁不馴的性格。讓戚路感到更不可思議的是,他寫得居然是商周時期的甲骨文。
戚路不由笑著搭訕:“金伯,你落筆蒼勁有力,頗有大家風範啊。”
“小戚你來了,請坐,我給你看樣東西。”
“不知金伯想給我看什麼東西?”戚路見金三爺扔給他一張摺疊好的紙條,就忙不迭地接在了手裡。
“聽說你是行走陰陽的人,不妨評價我畫的符水平如何。”
“金伯你還會畫符?”戚路以前和他打過交道,可從沒聽說過金三爺對陰陽五行感過興趣,他趕緊開啟了那摺疊的紙。
這是張雲篆,它是模仿天空雲氣變幻形狀或古篆籀體而寫成的符籙。戚路知道雲篆屬於道家的秘術,一般人是很難掌握這種符籙的奧秘,而金三爺的書寫方式一看就知他曾經深研過這種秘術,這令戚路很驚訝。
不過這張雲篆有些小瑕疵,戚路指出了其中的錯誤:“金伯,你這張雲篆符腳的落筆處有些偏差,還不能成為真正有效的靈符。”
符腳就是結束一張符的書寫手續,假如符腳書寫錯了,它的功效自然會大打折扣。就好比一名劍士拿了把沒有劍柄的劍,縱使劍刃再鋒利,臨陣對敵之時也會畏手畏腳,又如何能完勝敵人?
“學藝不精,讓戚先生見笑了。”金三爺繼而話鋒一轉說:“以我看來,畫符的過程主要講究內心至誠,從而凝氣聚形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樣才能最大發揮出施術者的咒術威力。如果只是拿筆墨依樣畫葫蘆,靈符的效果也好不到哪裡去。”
戚路愣了,金三爺的話雖有些強詞奪理,但卻說出了使用符咒的精髓。這到底是他在為自己的錯誤找個藉口,還是他本身就是個深藏不露的捉鬼高手?戚路無從得知。
但無論是哪種原因,能說出番道理,可見寫符之人不是個簡單人物,於是戚路沉吟著問:“請問金伯的陰陽之術師出何門?”
“唉,我就不有辱師門呢。”金三爺說:“只是學了點皮毛,比我師父差遠了。按我師父的說法,我只是有點小聰明,因此學習秘術喜歡走捷徑,成不了大器。”
戚路還想再問點什麼,就見保姆小紅上來倒茶,而金三爺也藉機轉移了話題說:“戚先生是高手,我就不在你面前炫耀陰陽方術了,我們還是談正事吧。”
戚路笑說:“我猜,金伯是想和我商量虎首方尊的事?”
“正是。”
“看來金伯決定和我做這筆生意了?”
“確實,不過我對你有點不放心。”
戚路沒想到金三爺如此坦白地說出自己的顧慮,於是他問:“我雖然年青,但自認為做事還算穩健,金伯有何顧慮,不妨說出來,我也好為你排憂解慮。”
“這方尊是國寶級的文物,一旦事情洩露出去,那可是重罪。你,我,還有姜教授,不說是殺頭,起碼也要坐十幾年的牢。你們就真不畏懼法律,不考慮後果嗎?”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教授年紀大了,做完這單生意,下半輩子就能舒舒服服養老;而我,也能少奮鬥幾十年,賭一把還是值得的。”戚路儘量讓自己表現得一副財迷樣。
“考古工作可不是姜老頭一個人能做主的事,他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把這件方尊據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