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恪跟李太福、章天賜終於成功再敵寇答應匯合。
三人帶著大批手下,來到喬鎮南的大帳,見到了喬鎮南的屍體。
章天賜:“這廝竟然畏罪自殺了。”
李公公冷笑的說:“他很聰明,他若是不自殺,並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陪他一起出事呢。而且我估計他的座師張苦禪,就首先不能讓他活著。反倒是他一死,很多人就能夠把黑鍋都推到他身上,大家都可以高枕無憂了。”
章天賜此時把目光投向蕭恪,微笑的說:“這次能夠蕩平叛賊,蕭大人功勞最高啊!”
李公公也笑著對蕭恪說:“是啊,如果沒有蕭恪你跟你的屬下,堵死龍門峽谷,讓喬鎮南疑惑叛賊插翅難飛,我們還真很難蕩平叛軍,很難跟陛下交代呢。回去之後,我們一定會稟明陛下,讓陛下重賞蕭大人你。”
蕭恪知道眼前這兩人,一個是大內統領,一個是陛下身邊的第一太監,都是陛下的心腹紅人,這兩人是必須好好結交的。
於是,他就笑道:“哪裡,我雖然堵死了喬鎮南一股叛賊的去路,但如果沒有李公公跟章大人在後面率領大軍追趕,又怎麼能夠把喬鎮南這幫叛賊趕上絕路呢?我覺得賊首自殺,其餘從賊紛紛投降,李公公跟章大人都功高勞苦,所做貢獻,不在我之下。”
其實吧,誰都知道,喬鎮南之所以這麼輕易被蕩平,主要是蕭恪在龍門峽谷,兩次擊退了叛賊的突圍,不但斬殺了喬鎮南麾下兩個10級強者,甚至蕭恪還重創了喬鎮南。
不然的話,喬鎮南哪肯就範?
不過,蕭恪這話,明顯是沒有居功,而是把李公公跟章天賜,都抬到同樣的貢獻地位上,明顯是打算三人均分這份平叛的功勞。
這,就讓李公公跟章天賜很滿意了,像蕭恪這樣懂得團結朋友,懂大體的人不多,尤其是蕭恪還這樣年輕,這就更是難得。
李公公跟章天賜對視一眼,都露出滿意的笑容。
甚至章天賜還主動的表示:“哈哈,蕭恪你果然是性情中人,很對我老章的胃口,以後咱們就是好兄弟了。”
蕭恪笑眯眯的說:“哈哈,我早就把兩位當作是摯友了,日後更加希望能夠團結在一起,為陛下分憂。”
李公公雖然很有實權,但到底是個閹人太監,他這種自我閹割其實從人道方面來說,是不主張跟違背的。因此士族階層,不喜歡閹人太監,更因為帝室跟上品士族對立,太監肯定是帝室的忠誠的僕人,這在士族看來,太監簡直是帝室的走狗。
所以,士族權貴,是不屑跟李公公這種太監結交的。
就算是出身卑微的武將們,也瞧不起李公公這種太監。原因很簡單,武將們都是尚武,用男人最原始的武力,來戰鬥,來換取戰功。如此雄風的武將們,自然瞧不起閹割了的太監,因此基本也不會願意跟太監們結交。
因此,太監是很孤獨的,有的太監如果得到陛下的信賴,可能一輩子會有一段時光比較威風,但是隨著失寵,或者陛下駕崩,那麼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取而代之是無窮無盡的悲哀來臨,嚐盡人情冷暖的時候。
李公公現在是陛下身邊的紅人,但願意跟他結交當朋友的卻是很少,現在聽到蕭恪說早已經把他當成摯友看待,他表情頗為激動,連連的說:“好好好,咱家的朋友不多,以後蕭恪你就是咱家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