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真只是詢問出聲。
“很簡單。”阿爾託莉雅〔Alter〕淡淡的道:“因為,他口中所提及的亞瑟王並不是我,即使是過去的我,那亦不是現在的我。”
這很正常吧?
“或許騎士貝德維爾的確很瞭解亞瑟王,很瞭解阿爾託莉雅·潘達拉貢,可他了解的是通常狀態下的王,不是已經墮入黑暗,將自身置於惡之一端的我。”
阿爾託莉雅〔Alter〕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著這樣的話語。
“那你在制裁圓桌騎士的時候,難道真的沒有半點難受嗎?”
羅真倒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截了當的詢問。
“沒有。”阿爾託莉雅〔Alter〕沒有絲毫遲疑的回道:“既然圓桌已經墮落,那制裁他們便是我的任務,他們也理應擁有這樣的下場,不值得有人緬懷,包括我。”
阿爾託莉雅〔Alter〕的這番話便顯得相當的無情。
“那你呢?”羅真像是在跟阿爾託莉雅〔Alter〕抬槓一樣,這般道:“你同樣已經墮落了,不是嗎?”
聞言,阿爾託莉雅〔Alter〕否定了羅真的說法。
“我雖已墮入黑暗,卻是為了秩序,屬性為惡,卻不是真正為惡。”
阿爾託莉雅〔Alter〕並不是在辯解,而是的確是如此。
這一點,從阿爾託莉雅〔Alter〕的屬性也能看得出來。
從者們的屬性就代表了其本身的立場及精神。
「秩序」既為肯定社會,肯定公共的規則,認同為了大的秩序可以犧牲小部分無辜這類的觀點,對於御主的順從度比較高,即使御主的行動違反自己的理念,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接受。
「混沌」既為否定社會,否定公共的規則,或者反而被社會及公共的規則否定,但卻並不一定是邪惡。
「中立」則為對於社會,對於公共的規則並不顯得積極。
然後,基於以上的三個立場,從者們又分為「善」、「惡」、「中庸」。
「善」為有著自己的原則,並認真遵從,大多會有守護特定的人物及理念等等的傾向。
「惡」為單純有著慾望,一般並沒有特定的行為與理念準則,隨興行動,還有的可能會採取血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