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鎮想要以農業作為支柱產業,那必定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地廣人稀,平均耕地要比較高,否則自己都養不活很難輸出農產品。
這就是哈姆雷特之前的情況,除去農場主控制的農莊之外,鎮子周圍是有很多田地的,只不過在連續的災難之下全都被農場主和鎮長給分了。
直到蘭斯的到來推動了改革,丈量田畝給那些城鎮居民分出去一批。
這部分的田需要徵收三成的稅賦,他們沒有交易權,本質上是租賃給他們的。
別看需要上交這麼多,但是對於那些人來說都已經是天大的便宜。
要知道蘭斯沒來的時候可是要三七分的,七成還是人家的,加上還有一成的宗教稅,到他們手上也就只剩下兩成。
無論怎麼努力也只能堪堪活著,吃飽就是奢望。
如果遇到什麼問題,要將田賣出去,最後只能成為某個農場主的農奴,那是完全失去一切變成牛馬,一輩子就到頭了。
現在蘭斯直接刨除了一切雜稅,也沒有宗教稅,可以說剩下的七成是直接裝入自己的口袋。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擁護他的原因,說到底還是自己利益。
不過農業註定只是混口飯吃,真正想要壯大哈姆雷特還得看基建。
最大的工程就是城建改造,也就是讓大部分鎮民獲益的工程。
在這之中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崗位,讓那些人有工作幹,有錢拿。
那些專業的工匠都是組建成工程隊,他們的工資待遇更加正規,通常都是月結。
同時在改革之中蘭斯還規範了他們的待遇,原本包吃是因為他們沒錢買吃的,現在他們手裡有錢蘭斯就取消了這個待遇,讓他們自己吃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擴大內需,用糧食回收他們手上的錢讓錢流通起來。
不然沒有消費的渠道,到時候錢的價值就會下降,錢全存起來不利於城鎮經濟發展。
同時也給他們一點生活的壓力,防止他們就會擺爛。
沒有多少人反對這個,因為進入工程隊穩定,常年都有工程在幹,比起種田來說旱澇保收。
但待遇也僅限於此,能夠準時發工資就已經超出這個時代大部分的工作。
這個時代這個生產力不可能支撐起其他社會保障體系,甚至步入工業社會都撐不起,蘭斯不是傻子,知道這個不現實。
有時候超出時代一步是天才,超出兩步那就是瘋子,一下到底就沒有操作空間了。
當然,以上都只是正式居民才能夠享受這種政策待遇,大部分的難民都需要為哈姆雷特無條件工作一年,且沒有惡劣的記錄才能轉正。
無論是為了轉正,還是為了在這個亂世活下去,他們都甘心化作牛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哈姆雷特。
為了消化這一批人,蘭斯開發三個農場,遷出了大部分沒有特殊才能的難民讓他們去開墾,幹最熟悉的事情。
但是哈姆雷特周邊的土地在丈量理清之後只分出去一小部分,還有一大部分是需要人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