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一,雲國府試科舉。
凡是在雲國各州安全的府城裡,無數的童生學子都會在經過檢查之後,湧入考場之中準備考試。
由於倭寇進犯雲國,導致前線的一些州府淪陷,所以前線的州府都被迫取消了府試。
然而前線澎州的五個府文院卻大門敞開,按照聖院的規矩如期進行科舉,引起了雲國各地讀書人的關注。
為此,朝廷特意派了若干名文淵閣的官員作為欽差,攜帶著聖院的考卷前往澎州五府,協助那裡的官員完成科舉。
龍門府。
府文院外已經人山人海,數千名童生按照順序,緩緩進入考場之中。
“本以為來澎州應試人數會少很多,沒想到竟然也這麼多人,真是不可思議!”
“大家都是來自雲國各地的讀書人,有人是特地鑽空子想爭秀才,有人想上戰場立功,也有人想為死在倭寇手裡的鄉親們報仇,人數能不多嗎?”
“說得也是!敢來澎州各府的讀書人都不是等閒之輩,科舉名額有限,即便多數人落榜了,他們也會投軍到前線殺倭寇。”
“這次科舉一定臥虎藏龍,凡是金榜題名者,恐怕都是國之棟樑啊!”
許多人感到壓力很大,澎州現在正是戰亂,尋常的人根本不敢來這裡,也就那些不怕死且又想立功的讀書人才會不顧一切地來此應試。
一旦澎州完成科舉,中榜的人成為秀才可以詩詞成兵,落榜的人就算沒有成為秀才,也是體質遠勝精兵的童生,一樣可以拿起武器衝上戰場殺敵。
可以想象,一旦完成科舉府試,澎州的兵力不僅會有擴充,總體戰鬥力也會因此翻倍。
而在人群中,一個少女正揹著考箱排隊。
“等我成為秀才,我也要向南宮玲一樣去戰場殺倭寇!”
這個少女正是陸心,看著這麼多童生前來應試,她感到這股壓力和緊張力比考童生縣試的時候還要大。
人數越多,競爭也就越強,稍有不慎,將會落後好幾百個名次,那樣的話,她很可能會落榜。
“我要以府試秀才為目標,我哥可以,我也可以,因為我就是在他的言傳身教之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陸心拳頭微微一緊,充滿了鬥志。
青田府。
這裡曾經被倭寇破壞,連文院也沒有幸免,沒有很好的環境提供考場。
所以,供奉聖廟的地方就成了最合適的地方,董明海以聖廟為中心,劃了一個很大的空地搭建棚子提供考棚,讓學子們在眾聖的眼皮底下進行考試。
如此,也可以借用聖廟來給學子們施以心理上的壓力,讓他們出於對眾聖的敬重而不敢作弊,完全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金榜題名。
負責監考的同樣也是文淵閣派下來的欽差,朝廷對澎州的科舉極為重視,所以每一個考官都是認真對待。
“咚!咚!咚!”
鐘聲敲響,各府文院開始科舉考試,每一個學子都十分認真地答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