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國首此言有理。”
董明海說道:“倭寇既然自稱東瀛勇士,就算那些俘虜不再當兵,那也是東瀛國的子民,我想,東瀛不可能會放棄這些俘虜的,畢竟這也關乎天皇的名譽,和東瀛倭寇大軍的團結。”
宋文隆點頭說道:“董帥說得對,如果東瀛倭寇選擇放棄俘虜,那麼,在倭寇大軍之中勢必會引起許多將領的不滿,畢竟他們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到頭來卻得不到國家的庇護,這是很讓人心寒的事情。”
“宋縣丞分析的很到位,倭寇就算再怎麼可惡,那也只是針對我們雲國而已,如果換成是我們的人被敵軍俘虜,也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的戰友的。”
“陸總督真是目光長遠,原來您早就考慮到了這個事情,佩服佩服。”
“倒是便宜了那些倭寇俘虜,咱們把俘虜留下來還得供他們吃喝,我看趁早把他們送回去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眾人議論紛紛,各有許多觀點。
董明海對陸鳴說道:“總督大人,您打算怎麼和倭寇談判呢?總不能咱們派出代表去青田府找他們的統帥商量吧?”
“俘虜在我們的手上,憑什麼要我們去找他們呢?”
陸鳴說道:“我們可以向青田府的倭寇寫一封信表明意圖,讓他們派人到我們指定的地方進行談判,畢竟這個主動權是在我們的手上。”
“如果倭寇寧願佔據城池,也不願意為了交換俘虜而出來談判,而總督大人又答應朝倉亮的遺言要把俘虜送回去,那我們豈不是白費了心思?”,周瑞山有些無奈地說。
眾人面面相覷,臉色有些不好看,因為他們都知道,陸鳴身為雲國的科舉國首,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我是答應過朝倉亮歸還俘虜,可沒說具體是什麼時候。”,陸鳴不以為然道。
眾人恍然,原來陸鳴也不願意輕易地歸還俘虜,就算要還,也要讓他們服役幾年作為懲罰。
這樣一想的話,好像也不吃虧。
“報!”
一個士兵忽然走進了公堂,先對陸鳴行禮,然後說道:“啟稟總督大人,玉林縣外來了許許多多的讀書人和老百姓,他們都打著抗擊倭寇的旗幟,說是前來澎州參戰的。”
“哦?有這種事?”,陸鳴驚訝起來。
眾人也是紛紛變了臉色,面面相覷,交頭接耳地議論。
“難道他們是來支援我們的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咱們想要收復澎州各府也就更多了一份力量和把握了。”
“肯定是因為我們這邊打了勝仗,鼓舞了士氣,所以才會有四面八方的讀書人前來。”
“那可真是太好了!咱們正愁人手不夠,有了新加入的力量,我們又可以大幹一場了!”
許多人摩拳擦掌,都很激動。
“既然有人來玉林縣,那我們就去看看吧!”
陸鳴說完之後,邁步走出公堂,其他人緊隨其後,跟著他一同去縣外接見。
玉林縣的縣城之外,眾多讀書人成群結隊,足有近五千之眾,他們來自雲國各地不同的地方,有秀才,有舉人,有進士,甚至還有幾個修為較高的翰林,此刻,各路讀書人遠道而來都聚集在了一起。
除了讀書人以外,還有許多年輕的壯漢和身材健壯的女子,各個佩刀戴劍,一看就知道身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