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南梁的故事散文> 第二十八章 歲貢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歲貢1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同九年八月初,皇八子武陵王蕭紀帶著豐收的蜀地益州特産回京省親。雖然武陵王蕭紀已經年過而立,又是威震一方的封疆刺史,可在老皇帝眼中仍然是最疼愛的幼子、回巢的鳳雛,寵愛如掌上明珠。連著幾日都留他在宮中住宿。到了月底將辭行之時,仍捨不得放回,便又多留了一月。

自九月起,陸續有北地兩魏,南蠻、西夷、北戎各國遣使通好。其中尤以海南各國與南朝更為親密。海南各國使館均在內城東陽門裡,因其街巷遍植橘子樹,故亦被稱為橘臺。橘臺每歲八月至十月,便有膚色各異,奇裝異服之人,乘奇車怪獸往來絡繹不絕。此時亦是南市與北市交易最盛之時。

早在天監、中大通年間,皇帝還尚常親自接待宴請各國來使。近年來,皇帝高齡,遠離俗政,一心理佛。便將公務接待均交之於中書省,將宴請往來之事俱委於太子等有職皇子。今年亦是,各國使者到京必先往橘臺,洗塵畢方前往皇城拜謁。待車行向北,遠遠見兩巍峨巨柱擎天聳立,便知南朝帝京皇城到了。

此兩座擎天金闕,一名神龍,一名仁虎。一雕有青龍麒麟饕餮等祥獸,一雕有鳳凰重明等吉禽。窮極壯麗,世所仰望。此為天下獨有,亦成為南朝帝京皇城象徵。金闕之東便是東端門,各國使者從此門而入,得拜中書省主官南朝外相中書令朱異。再由中書省安排引薦,於太極殿上得見天顏。各國使者呈上各自國王表書,供上各國土産寶物歲貢後,再得賜禮,此為官方正禮完成。正禮過後,便是太子等王公出面,宴請來使。而各國使者,常不急於返回各國,而會流連京城,遊玩採買。甚至生活一段時日,也有居留數月,或一年者。

這歲正禮之外,皇帝再次召見了扶南國使者,與其談話。以往,只東西兩魏使者方有此待遇。因這歲扶南國使團中,有一大和尚,乃是京城開善寺寶雲法師。此話要從去年說起,去歲扶南國使者來朝,說本國土內發現佛寶,唯天子聖人可得。皇帝便派寶雲法師前往扶南國迎佛寶。此歲,寶雲法師隨使團同歸,果然帶回一鐵匣。鐵匣內是一銀匣,銀匣內是一金匣,金匣開啟,有釋迦牟尼佛舍利一枚與佛發一根,發長一丈兩尺。皇帝獲此至寶,先奉於華光殿,日夜念經禱告,只見舍利發出灼灼光芒,佛發亦有微光。又撥款八千萬錢,於開善寺起寶塔兩尊,以置佛寶。待塔起,置辦器皿飾物等諸物非七寶不用,凡所見均以金銀、珊瑚、瑪瑙等製作,奢麗一時。

九月十五這日,天晴如洗,皇帝率宗室及百官,前往開善寺奉置佛寶。京城萬人空巷圍觀,盛況空前。佛寶先置於金罌中,後置於玉罌中,最後放置琉璃函中,分置於兩塔下。然後開始四部無遮大。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商人,無不以金銀七寶施捨於僧廟。開善寺百寶堆積如山、名僧雲集、信徒如蟻聚。風頭蓋過皇家寺廟同泰寺,一時無兩。

四部無遮大後,東宮豪宴各國使團,其中尤以助獻佛寶的扶南為主賓,其他除東西兩魏使者未到外,有林邑國、高昌國、婆利國、百濟國、盤盤國、芮芮國等國來賓。東宮屬官及王子皇孫多有作陪。厭也被邀陪席,因幾國名酒輪番品下來,便有些不勝酒力。去淨室出來後,便不再入席,只於殿外醒酒。不多時,寧國公蕭大臨與汝南侯蕭堅、永安侯蕭確以及幾個外國人等眾人也從殿中走出,便邀他同去內苑看林邑國進貢的兩頭大象。

一行人有的乘坐輿,有的乘牛車,有的徒步,陸續來至東宮內苑。果然見兩只高大動物於池畔戲水。厭看那象比北馬尚高出一身,其皮甚糙,其鼻甚長,其獠牙甚利。眾人都驚悸。

汝南侯蕭堅提心吊膽的對身旁一外國人道:“此怪獸獠牙,便是你國常供奉的象牙?”

那外國人正是林邑國使者,亦是林邑王弟,名羅跋摩。羅跋摩膚黑發卷,瞳仁亦漆黑如碳,身穿班絲布衫,圍以瓔珞裝飾,頭戴金冠,頸戴貝飾。據聞此人在林邑國是美男子,但在本朝上國,實是奇裝異服、相貌醜陋。

那羅跋摩聽汝南侯蕭堅一問,便答是。

蕭堅嫌惡道:“象牙造物光潔溫潤。本侯只當如硨磲珊瑚一樣,俱是自然産物。未想竟真是牙齒。好不腌臢!”

那羅跋摩大笑道:“人體不也一樣腌臢,屍骨卻可為至寶。大象未必腌臢過人體,牙骨亦為寶物。”那羅跋摩說話帶濃重外邦口音,但表意流利,不下於北人。

寧國公蕭大臨便道:“得道之人屍骨豈能與凡夫俗子屍骨同。前者當然是至寶,後者只是腐骨。”

那羅跋摩笑道:“正是,正是。”

突然那象躍起了一步,狀態似狂,眾人嚇了一跳,均避之不及。獨那羅跋摩與永安侯蕭確毫無懼色。羅跋摩上前摸那象腹背,那象亦以長鼻探其臉頰,姿態親暱,眾人皆驚。

永安侯蕭確上前道,“此獸如此皮厚,可做戰馬乎?”

羅跋摩點頭道:“海南諸國馭象,正如上國人馭牛馬。可為戰。”

蕭確眼睛圍著那象打轉道:“以這象為戰馬,刀槍利箭皆不能入啊。羅跋摩,你明年,能多牽一些來嗎?”

羅跋摩便問:“永安侯想要幾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