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禍起秘閣1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時光荏苒,晨昏流轉,春發秋落,數年歲月如江河流淌而去。皇帝再次捨身出家同泰寺被贖回,不得不繼續做皇帝後,像從前每次捨身被贖一樣,再次改了年號。從中大通改為大同,大赦天下。梁帝國的偷漏稅的百姓們再次沐浴到了帝國的德政,當然,盜賊奸佞們也一樣。大同紀年,從赦免天下的過失和罪孽開始。

到了大同五年,因得如來真身舍利子,再次大赦天下。這一年,霜降早早的降臨人間。建康城外四門到處可見各大族的牲車,跟車的家奴趾高氣揚的揮打著鞭子,趕斥著毛皮發亮的牲口。車中載著從各地運來的油燭柴炭、五穀冬鮮、錦緞縠帛、金銀器皿。這些大多來自於京輔三州,也有來自於更遠的荊雍江湘等地,均是供給於各大家族府邸。還有各爵各寺封地所進過冬之錢物亦投往各爵府。另有南北各地各國商人將過冬物産運往各集市,供給於市民。帝京建康其實是一座空城,但有高高在上的身份,這身份所帶來的權力與財富,使得各州、郡、縣的最好的奴隸物産,源源不斷的運送至此。

臺城內外各宮院府邸早早生起了暖爐。金尊玉貴的王公們依然可以身著紗縠夏衫,或品酒和詩,或歌舞賞樂,或講文論道。室外霜冷屋簷,室內暖香拂案,真真風雅無邊。金枝玉葉的皇室們都躲在室內,臺城的街巷也空泛了起來。

在臺城暗青色的宮牆下,一個小小的身影弓著身子頂著驟冷的北風前行著。九歲的少年皇孫厭走在去往皇家書庫—東宮秘閣的路上。厭沒有帶內侍或親隨,因為如果要帶侍從,就要通報母妃的主官。母妃也許會因路遠或天寒等原因駁回。就算允他出金華宮,按禮法,需王府屬官備錄行程、備車牲,至少要有一名年長女侍、一名年長內侍,一名督學內侍,一名督禮內侍,兩名護行武官跟隨。他怕勞煩那麼多宮人,又要聽他們抱怨辛苦,又要費心打賞。而惹下這麼一大堆麻煩,也不過是要去秘閣裡讀讀書而已。

東宮秘閣本是父親邵明太子生前主導所建,他們舉家遷出東宮時,也曾帶出部分書籍。可後來長兄豫章王拿去部分帶往江州自己治地,二兄長河東王又選了部分帶往自己東揚州治地,剩下的又被三兄長嶽陽王陸續借到自己王府裡。所以,如今,他只好一個人悄悄的走上半個時辰,去秘閣中借閱。他只盼望不要遇到三兄長嶽陽王,因為王兄定又會責他沒有嫡皇孫的氣派,不顧昭明太子宮的體面。厭卻想,東宮裡的堂兄們,大器、大臨、大聯等人才是嫡皇孫呢,他們已經不是了。

厭在門口脫掉鶴氅,穿著灰繡綈袍,走入裡庫。秘閣司庫古笙只得從暖爐邊起身,施禮問安。然後引頸看他又沒帶侍從,便抖著發黃的山羊須道:“這麼冷的天,王子好興致呀,連您的內侍都不願跟出來吧。”

因著他的地位封號有些尷尬,所以皇城內識其者,都不倫不類的稱他為王子。宮人們除了在嶽陽王蕭察面前會恭恭敬敬的稱呼他為皇孫外,連在金華敬妃面前,也都稱他為王子。

厭慣常不答,只道:“去取梯子,今天還是看《穆天子傳》。”古笙便伸著脖子叫另一個小吏。秘閣書庫森森排列著數十整齊的格架,單個格架高有一丈餘,寬近四丈,共隔成九格,全部用防蟲駐的厚重樟木打造。格架上擺放數不清的紙卷、竹簡、錦帛、金箔等書籍。

厭走至巨大書架中間,小吏搬來梯子。厭就顫悠悠的爬上頂架,慢慢的尋找前兩天看了一半的《穆天子傳》。找了良久也未發現,他記得分明是放在這列了,便大聲叫古笙前來問詢。過了好一會,古笙才度著四方步,抄著大袖踱過來,抬起頭面帶不耐煩的看著。厭便問《穆天子傳》去向。

古笙慢吞吞的說:“您看這裡書卷似海,別說永福省各王府,就是紫陽宮、東宮裡都是按例著人定期來取,就您總來亂翻。小官哪裡記得過來。”厭無奈,命他自去,自己繼續翻找。

那廂古笙踱步前走,口中卻嗤笑一聲,咕噥道:“好一個厭煩王子,哪裡像昭明太子的苗裔。”聲音不大不小,正好傳到厭的耳內。

厭登時怒氣添胸,顫抖著高聲問:“你說什麼?”古笙裝作沒聽到,繼續向前走。厭身體前傾,厲聲喊道:“慼慼小人!本皇孫叫你站住!”

話音未落,連人帶梯就撲到書架上。偏勁頭很寸,高大的樟木書架承受不住,也向前砸了下去,又壓倒了更前面的一個,書架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去。那司庫古笙聽到厭厲聲叫,微有些忌憚,正停步要回頭。正巧巨大的書架壓下來,砸中頭顱,登時斃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