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話說申公豹離了東海分水將軍府,跨五彩大鳥直上九天,穿雲撥日不知幾重天,來到一處所在,竟是混沌中一神臺。有五位大神通者各自團坐在蒲團上,閉目養神。
那大鳥到達終地,忽然掀翻申公豹扔在地上,自己盤旋數轉,重又變作一小小紙鳶落入元始天尊身側,
申公豹從地上爬起,見了師傅和兩位師叔,更有西方教二聖。便重又俯伏於地,口稱道:“鄙末之徒申公豹,叩見掌教師尊,師尊聖壽無疆。”又一一俯拜了老子,接引諸位聖人。
元始天尊冷漠以對,也不讓申公豹起身,淡淡道:“老子師兄有話問你,你且認真答複,毋得搪塞。”竟然自己都不喜親口詢問,可見對申公豹之成見雖然過去萬載,依然怒意未消。
申公豹心內苦笑,面上恭謹答道:“弟子尊法旨。”反而是一側的通天教主對申公豹多有欣賞,看不慣元始師兄的作為,乃對申公豹頷首而笑,以示鼓勵。
道德天尊老子便開口問道:“汝昔年伐紂之時,逆阻西周正義之師,且違背自己所發下誓言,故此被汝師尊攝去肉身,塞了北海眼。汝有一魂一魄困留遺骸內,不得出。及後封神,又有一魂一魄拘束在封神榜內。按此看來,汝本體只有一魂五魄留存,應當渾渾噩噩無有靈智。為何現在卻清醒如昔?”
申公豹暗道果然如此,也不掩飾,口中道:“回稟師伯,自封神萬年以來,弟子確實只有一魂五魄,每日間都是痴傻一般,無法理事。只是方才弟子在將軍府靜室,突然有一白服道者,自稱‘爽靈魂與雀陰魄’,乃投入我之體內,故此弟子才忽然溯本歸源,恢複了神智。其中奧妙,弟子著實不知。“
諸聖對視,皆道‘果然如此’,卻也不知何故。
老子沉吟良久,乃嘆道:“天道不全,損有餘而補不足。許是周天各部諸神過於完美,是以這才流出一疏漏。既然乃天意,我等當順其而為不可阻撓。”其他諸位聖人深以為然,唯獨元始天尊面色不好看。
申公豹尚自疑惑不解,那通天教主已是笑而開口對他言道:“汝何其幸哉?入得神榜居然僅僅萬載之後便即脫身,真大福緣也!”不待申公豹有所反應,立刻回頭看向元始天尊,揶揄笑道:“二師兄果然收的好徒弟,竟然如此氣運宏遠,真乃昆侖之福也,可喜可賀,吾弟恭賀了。”
這就如打臉一般,元始天尊大怒,饒是聖人之體,也氣的麵皮通紅。不去理睬通天教主,反而遷怒於申公豹,乃冷喝道:“天道如此,汝既然得脫封神榜,便不再是天庭神職。回去待交接職務,便即刻離開天宮,不得久留。”
申公豹恍惚如夢,居然這就脫了封神榜桎梏,日後自在逍遙了不成?不禁忘了回複元始天尊的吩咐,使得元始天尊臉面越發難看。
通天教主自然樂得看笑話,西方二教主也都閉目如神遊物外一般。唯道德天尊老子乃出來為元始天尊打圓場,對申公豹喝道:“汝還不接你老師法旨?卻待何故發呆?”
申公豹這才回醒,忙叩首謝過元始天尊。並且口稱:“弟子謝過老師慈悲,日後必當回昆侖山玉虛宮潛修,靜參大道,日誦【黃庭】,不複履世也。”
申公豹本是昆侖門徒,既然脫了神籍,自然還是要回故地,是以才這般述說。孰料元始天尊惱怒不已,加之師弟通天教主一側揶揄嘲笑,終是一遭發洩在申公豹身上。冷哼一聲,漠然道:“汝既脫了神籍,便是自由之仙,何必回返我玉虛宮?汝之脾性向來與我闡教一脈不和,自今日起就離開我昆侖,另謀高士為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