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塘人必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才會找上遼人去商議。”
寇準可是朝中少有的主戰派,連他都覺得朝廷不會幫青塘人,那麼朝廷上的那些主和派,恐怕連考慮這件事的念頭都不會有。
寇準追問道:“他們商量出結果了?”
寇季搖頭。
寇準緩緩點頭,“那就好……”
寇季一臉疑惑。
寇準解釋道:“這有可能是西夏的一個計策也說不定。”
寇季愕然道:“青塘人找遼人借兵,跟西夏又有什麼關係?”
寇準盯著寇季打量了一下,提點道:“你該多關注關注青塘、西夏、遼國的局勢。老夫所料不差的話,找上遼人的,應該是青塘之主角廝羅的人吧?”
寇季點點頭。
寇準繼續說道:“角廝羅雖為青塘之主,可青塘一半的權力,卻握在青塘論逋溫逋奇手中,溫逋奇暗中和西夏有所勾結。
角廝羅派人跟遼人密謀,背後必然有溫逋奇的人盯著。
遼人沒答應跟角廝羅合謀,是正確的。
真要答應了跟角廝羅合謀,肯定會栽一個大跟頭。”
寇季皺眉道:“既然青塘論逋溫逋奇跟西夏有所勾結,那西夏為何還屢屢侵犯青塘?按理說他們應該同穿一條褲子才對。”
寇準幽幽的道:“也許青塘和西夏就是在演戲也說不定。他們聯手挖了一個大坑,就想看那個冤大頭會栽進去。然後他們趁機扳倒這個冤大頭,一次性吃飽、吃撐。”
寇季聞言,沉吟道:“青塘跟西夏合謀,關鍵還在青塘論逋溫逋奇身上。我們若是扶持角廝羅,扳倒溫逋奇。
那我們就少了一個對手,多了一個朋友。”
寇準沉吟了片刻,晃了晃腦袋,嘆氣道:“那樣的話,會得罪西夏。西夏雖然是我大宋的藩屬,可它早已成長為一個參天大樹,已經脫離了我大宋的掌控。
我大宋對西夏,採取的是懷柔、拉攏的策略。
不想激怒西夏,更不願意跟西夏開戰。
我大宋要是跟西夏開展,遼人一定不會坐以待斃的。”
寇季沉聲道:“懷柔,拉攏也有一個限度吧?李德明已經違逆了帝制,在靈州的興慶建立了皇宮。他這明顯是要叛出大宋,要立國。
這我們也能容忍?”
寇準撇了寇準一眼,嘆了一口氣,“此事老夫早已知曉,太后的意思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他去。只要他不侵犯我們大宋,他想做什麼我們都不阻止。
太后還說,先帝剛剛駕崩,官家剛剛登基,朝廷又遭逢周懷正叛亂之變,現在朝綱不穩,不宜動刀兵。”
寇季聽到這話,有些惱火的道:“祖父什麼時候學會聽太后的話了?”
“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