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若人雖老,可聲音卻不小。
他奏請完了以後,仍有餘音在垂拱殿裡迴盪。
他大概是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所有人,他王欽若回來了,他王欽若老當益壯,他王欽若對付提刑司,只是第一步。
隨著吏部尚書王欽若,兵部尚書曹瑋二人開口,其餘的六部官員,也紛紛出班,奏請罷黜提刑司。
一時間,六部官員堵住了文武班列中間的過道,黑壓壓的一片。
劉娥早料到了有這個局面,所以在他們奏請的過程中,一直不動聲色。
等到六部官員奏請完了以後,劉娥瞥了一眼丁謂。
丁謂傷勢剛剛有所好轉,他為了趕上今日的朝會,為了幫劉娥說話,特地讓人去高價收了一輛寇公車坐著。
丁謂伺候在大殿一角的內侍宦官招了招手。
內侍宦官推著他到了殿中。
丁謂對趙禎拱了拱手道:“眼下正值徵收秋稅的緊要關頭,罷黜了提刑司,耽誤了秋稅徵收,誰負責?”
丁謂目視群臣,冷聲道:“爾等只顧著保全自己的官位,保住自己的私利,全然不顧朝廷徵稅的大事,還有何顏面站在朝堂上?”
丁謂指著殿外,擲地有聲的道:“老夫雖然討厭寇季,但寇季那一日在朝堂上的話,老夫卻很欣賞。他說的沒錯,爾等就是朝廷的禍害,朝廷的蛀蟲。
老夫看,六部真的沒有留著的必要了。”
不等六部官員反駁,曹利用出班道:“眼下正值深秋,正是遼人們南下打草谷的時候,邊事吃緊。朝堂上不宜有大的變動。
一旦有了大的變動,國內必然生亂。
國內要是亂了,遼人肯定不會錯過這個時機。”
曹瑋聽到這話,有心開口辯解,但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曹利用這話雖然偏向劉娥,可他說的是事實。
宋遼兩國雖然結成了兄弟之盟。
可遼國對大宋一直虎視眈眈。
今秋八月的時候,遼皇耶律隆緒,派遣郎君曷不呂等統帥諸部兵馬與遼國大軍會合一同征伐高麗,把高麗打趴下了。
隨著高麗徹底臣服,遼皇耶律隆緒的野心再次暴漲,又有了南下徵宋的心思。
遼皇耶律隆緒放眼四周四鄰,除了大宋還跟他稱兄道弟以外,其餘的諸部諸國,都對他俯首稱臣。
他自然不願意再跟大宋稱兄道弟。
只是礙於冬日臨近,遼軍不便遠征,所以暫時擱下了這個念頭。
但是他在派人過來弔唁趙恆的時候,同時送過來了一份要求增加歲幣的詔書。
同時他還勒令燕雲十六州的遼兵,不斷南下,進入到大宋打草谷,向大宋施壓,迫使大宋答應增加歲幣的要求。
雖然遼國使者還沒有到汴京城,可有關遼國使者此次到大宋的目的,百官們已經瞭解了一個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