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官怎能不委屈?
就因為我上官非進士出身,你們就這般對他?
長此以往,滿朝皆進士皆效仿晏殊,又有幾人,能像我上官一樣,踏踏實實為朝廷做事,為朝廷安民?
民不安,國何在?”
寇季一席話說完。
寇準、劉娥等人,愕然愣在當場。
彈劾上官,悄悄說上官壞話,秘密上奏揭上官短處的,又或者拍上官馬匹的,他們見多了。
可是幫上官抱屈,幫上官要官的,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更重要的是,隨著寇季一項項細數完張綸的功勞,他們覺得寇季說的很有道理。
張綸為官數十載,算是一個幹臣。
立的功勞也很多。
可偏偏就是出身不對,三次科考不中,補了一個三班奉職。
所以在官場上,總是弱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一頭。
所以每到升官的時候,別人不是提攜門生,就是在提攜故舊,要麼提攜同窗。
唯有張綸,沒人提攜。
而且他在外為官,去的大多都是貧寒的地方,即便是被派到富庶的地方去,也是去啃別人不願意啃的硬骨頭。
也只有他每次立的大功以後,驚動了朝廷,官家會提攜他一下。
就這,朝堂上一些不願意看到張綸這個野路子出身人升官的,還要出手打壓一下。
以前張綸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沒人幫他喊屈。
現在,寇季幫他喊了。
寇季眼瞧著眾人愣在原地,不說話,就苦著臉道:“娘娘、諸位大人,這公平嗎?”
寇準等人皺眉不語。
丁謂張了張嘴,想幫腔,卻把話吞進了肚子。
仔細說起來,丁謂以前的遭遇,跟張綸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