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
兩日已過。
趙受益、寇季等人,重新復課。
寇季再次見到了劉亨。
劉亨見到了寇季,賊兮兮的湊上前,低聲問道:“四哥,宮裡到底發生了何事?”
寇季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宮外情形如何?”
劉亨席地坐在寇季身邊,低聲道:“宮外現在亂成了一團。那些入了宮的道人,至今沒有出去,朝廷也沒有給一個答覆。
如今汴京城裡眾說紛紜,剩餘的道人在宮外互相奔走,到各府上探聽訊息,都一無所獲。
你們寇府的門檻快被踩破了,你祖父卻一直避而不見。
其他各府也大致如此。
除此之外,皇室諸多宗親,不知道因何緣由,被抓進了宗正寺,如今生死不明。
許多跟皇室宗親有關的人,如今也在四處奔走,探聽訊息。
我還聽說,有人暗地裡在集結百姓,打算聚在皇宮門口,問官家討一個說法。”
寇季嘆息一聲,道:“此事你暫且不需要知道,你只需要知道,有人要倒黴了……”
劉亨一愣,疑惑道:“四哥說的是那些準備聚在皇宮門口討說法的百姓?”
寇季搖頭道:“朝廷不會光明正大的對百姓動手的。所以朝廷會推出一個替罪羊,用來平息百姓的怒火。”
“不可能吧?”
劉亨愕然。
寇季撇了撇嘴,沒說話。
趙恆殺了人,而且還是以那麼殘忍的手段殺的人,自然不可能公之於眾,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藉口,找個來頭大的人當替罪羊,替他承擔百姓的怒火。
當年楊業戰死在遼國,朝廷就是這麼幹的。
太宗皇帝趙光義過於盲目自信,御駕北伐,親自指揮兵馬,陷楊業於重圍之中。
楊業力戰而死,趙光義大敗而歸。
此事傳到了民間,民怨極大。
趙光義為了掩飾自己的罪過,平息民憤,就把罪過推到了潘美頭上。
潘美身為人臣,只能替趙光義背下這口黑鍋。
也因此,潘美這位開國名將,被人罵成了一個奸臣,罵了上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