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招攬了他,就等於招攬了一門英才。
有梁氏一門幫襯,寇準不僅能在韓地很快的立其文脈,還能快速的搭建起韓地的各級衙門。
此事寇季準備到了韓地以後問一問。
梁適見了寇季,恭恭敬敬的一禮,“臣梁適,參見老王爺……”
梁適如今在韓王府擔任長史,算是寇天賜的家臣,在寇季面前自稱一聲臣,也是應該的。
只是老王爺三個字,聽著有點刺耳。
雖說在這個平均年齡在三十歲左右的年代,三十歲以上有資格稱一聲老字。
但寇季還是不喜歡。
他始終覺得,六十歲以上的人,才有資格稱老。
但寇季不想計較。
在梁適施禮過後,寇季微微抬抬手,“韓地如今一切如何?”
梁適正色道:“回老王爺,如今韓地有六萬戶百姓,十三萬戶罪籍,有兵十七萬,存糧兩千三百萬擔,多是大米。
寇公將韓地分為了一都兩府八州三十二縣。
如今開平被定為一都,名為韓城,又叫韓都。
兩府分別是南北兩府,南為臨海府,北為歸義府。
其他八州三十二縣,各有其名。”
對於寇準重新劃分韓地,並且重新給韓地各處命名,寇季完全能理解。
寇季此舉是在斷高麗殘餘。
只要寇氏在那一塊地上統治的時間足夠長。
那一塊地方的人就會逐漸的忘記以前的高麗各處的地名。
等那一塊地方的人熟悉了心的地名,學會了新的學問,說漢話,那高麗就算是徹底滅亡了。
寇季假裝一臉驚愕的道:“天賜只是一個王爵,不是一方國主,怎麼能建都呢?還有,十七萬兵馬?哪裡來的?六萬戶百姓,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我記得祖父和天賜去韓地的時候,不過帶了不到一萬三千人而已。
從哪兒冒出的從哪兒冒出了二十多萬人?
罪籍的戶數沒變,不會是從大宋搶奪的吧?”
寇季說到最後,臉上出現了驚恐。
梁適見此,趕忙解釋道:“遼地有狄青狄將軍坐鎮,誰敢從遼地搶人。寇公約束著韓地的兵馬,韓地的人在沒有準許的情況下,從沒有越過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