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船長是寇慶的老熟人張忠。
寇慶在臨別之際,衝著蘇軾抱了抱拳。
蘇軾回了一禮,道:“宿命是躲不過去的,你若是不願意接受宿命,那很多人都會為你錯誤的選擇付出代家。
但比起其他人,你是幸運的。
因為你有一個好祖父,也有一個好的外祖父。
他們在很早以前就為你鋪設好了路。
你不用一輩子栓在那個位置上。
你只需要跟家妹生一個兒子,然後將兒子培養成人,你就能從那個位置上脫身,成為自由身。”
寇慶重重的點頭,表示記下了蘇軾的叮囑。
他沒有再說話,上了大船。
一上船,就看到了張忠那一張堆滿了笑容,一副討好模樣的臉。
張忠嘴裡說著許多恭維的話,什麼‘有眼不識泰山’之類的張口就來。
寇慶並沒有在意張忠拍馬屁的那些話,他只是抬起腳,對著張忠就是一頓猛踹。
有些事情,寇慶身在局中的時候,未必看得清。
可一旦脫離了局中,他立馬就看清了。
甚至比其他人看的還清楚。
張忠這狗日的半年多前載他到臨海督府的時候,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份,卻非要假裝不知道,跟他演了一路的戲。
寇慶踹他一頓,算是便宜他了。
踹完以後,還不滿的盯著張忠問道:“你是誰的人?”
張忠一邊揉搓著腿上的踢傷,一邊苦笑著道:“屬下兩個兒子,如今都是國主近衛。”
寇慶以手扶額,不想說話了。
張忠的兩個兒子都成了他爹的近衛了,那麼張忠顯然也是他爹的人。
若不是他這半年走訪了北荒各地,見識了各種各樣不一樣的兵馬,他差點就被張忠給騙過去了。
在各家的兵馬當中,慶國的兵馬並不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