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碼頭上的軍卒們很快走到了中年大漢身邊,冰冷了目光落在中年大漢身上,中年大漢嚇的打了個哆嗦。
“兄弟們……”
軍卒眉頭一皺,似乎在埋怨中年大漢不守規矩,也似乎在埋怨他話多。
中年大漢果斷閉上嘴,跑到了文書處核對籍冊。
比起那冰冷無情的軍卒,文書們就和藹了許多,在核對了籍冊以後,就笑嘻嘻的向中年大漢說明了一些在北荒生存的法則,以及一些不同領地上的不同的規則。
甚至還主動幫助中年大漢挑選奴隸。
此地領土是屬於慶國的。
所以此地不僅有第三次日出會盟訂立的各項規矩和律法,還有一些慶國訂立的規矩和律法。
其他各家的領地上,除了要遵守第三次日出會盟訂立的規矩和律法外,也有一些私屬的律法和規矩。
不懂人家的規矩和律法,冒然闖入人家領地,很有可能會引起人家的不滿,甚至爆發出衝突。
比如東陽種家和流求曹家,他們在北荒佔據了大片疆土以後,果斷放棄了原有的封地,選擇將封地上的所有人,全部遷移到了北荒。
如今他們叫北荒種家和北荒曹家。
他們兩家已經獲得了大宋的冊封,在北荒立國。
曹家立魏,種家立晉。
兩家已經將北荒的基業,當成一個可以代代相傳的祖地去經營。
所以兩家在制定國法的時候,明確的規定。
國內不允許存在奴隸,也不允許存在異族。
任何企圖非法進入到兩國境內的奴隸、異族,都會遭到射殺。
兩家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保證國內國民血統的純正性。
在國內的國民,以及國內的發展沒有達到一定規模以前,他們絕對不會接受異族。
等到他們徹底發展起來,徹底站穩腳跟以後,他們或許會接受異族,但異族在他們國內,恐怕也只能以奴隸的形式存在。
宋人至上,不是隨便說說的。
趙禎、寇季、張元、劉亨、狄青、種世衡、曹佾等,幾乎所有人都在用實際行動落實這一點。
只不過種世衡和曹佾做的更徹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