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得到了訊息以後,立馬帶著王遠和王寇氏千里迢迢趕到了慶國。
寇準病的臥在榻上幾乎說不出話,王曙一家到了以後,寇準抓著王寇氏的手就沒松過。
王寇氏含著淚,留在了慶都陪著寇準。
寇季見此,只能硬著頭皮給趙禎去了一封長信,請求趙禎給王曙和王遠批一個長假。
王寇氏不走,王曙和王遠就沒辦法走。
以他們父子的身份,還沒有那個面子讓趙禎給他們批長假。
寇季不得不親自出面。
寇季的長信送到了趙禎的行宮以後,趙禎痛快的批了,但也提出了要求。
趙禎準備將寇準的畫像從昭勳崇德閣裡請出來,然後為寇準塑像,將寇準的塑像請進文廟,供後世子孫參拜供奉。
寇季在知道了趙禎提出的要求以後,遲疑了許久,沒敢答應。
寇準功成身退以後,被譽為聖賢,那是朝野上下的稱頌,大宋官方公文中沒否認,但也沒承認。
如今趙禎要將寇準的畫像從昭勳崇德閣裡請出來,並且為寇準塑像,讓寇準進文廟,供後世子孫參拜供奉。
那就說明趙禎要代表大宋,承認寇準聖賢的身份。
以後別人再提到了寇準,就不能再稱呼其為寇公,得稱呼其為寇聖。
趙禎此舉看似在提要求,其實是在變相的冊封寇準。
他一旦確立了寇準聖人的身份。
那就代表他這個皇帝認可了寇準聖人的身份。
他認可了,他子孫後輩就得認可。
即便是王朝更替,只要新帝王的功業超不過趙禎,寇氏子孫不出什麼大奸大惡之徒,那寇準就一直能在文廟裡坐下去。
寇季之所以不敢答應,是因為其中牽連的人情太大了。
趙禎作保,將寇準抬進了文廟。
趙氏以後的帝王也得為寇準作保。
可以說,趙禎在用趙氏的皇權,為寇準塑聖賢金身。
寇準一旦在文廟裡坐穩了,寇氏就會欠趙氏一個大人情。
人情債可不好還。
寇季雖然沒敢答應,但是也沒有拒絕。
寇季決定徵求一下寇準的意見。
寇季在寇準身邊伺候了兩個月,寇準一直處在迷糊當中,寇準的病情就那麼是好是壞,不見死氣,卻也不見勃勃生機。
一直到了兩個月後的某一日,寇準清醒了片刻。
“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