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那會在乎這個,就一個字‘印’。
又不差錢。
再說了,這東西就是寶貝。
寇季就算用金葉雕刻,也能賣回本。
寇季一邊讓匠人們印刷,一邊讓人出去宣揚,說慶國著出了重寶,只發賣十套,僅用於珍藏。
於是乎,一群嗅到了血的鯊魚撲了過來。
除了劉亨近水樓臺先訂了一套外,趙禎是第一個派人到慶國的。
趙禎在派遣陳琳瞭解了情況以後,寫了一封千言長序,送了過來,並且願意用等重的黃金求購此書。
寇季和寇準祖孫,對趙禎的長序嗤之以鼻。
但是其他的那些大儒,卻喜歡捧趙禎的臭腳。
寇準和寇季祖孫死活不肯用趙禎的長序。
那些大儒是以死相逼,甚至還放出話,說此書不用趙禎寫的序的話,他們就不署名。
寇準不是那種厚著臉皮貪人功勞的人。
最後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趙禎的序。
一幫子大儒才歡欣鼓舞的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書印刷出來以後,寇季果斷取了一份放在了慶國內宮鎮書房。
劉亨也取了自己那一套,派人火速送去給劉伯敘。
趙禎也派遣了陳琳拿著黃金,買走了屬於他的那一套。
值得一提的是,趙禎在拿到了史書沒多久以後,就果斷的將裡面的歷法用上了。
大宋的公文裡開始出現公元一二六五年、天聖二十三年等字樣。
寇季在得知了此事以後,一面怒罵趙禎無恥,一面讚歎趙禎有眼光。
寇季和寇準制定新的歷法,就是為了奠定華夏曆史在世界歷史上的主體地位。
而今時今日,能代表華夏的不是他寇季,而是趙禎。
趙禎果斷採用了新的歷法,對新曆法的推廣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也掃除了新曆法在世界上推廣了一部分障礙。
在趙禎拿走了屬於他的史書以後。
種世衡、曹佾、曹利用、張元四人,有先後派人買走了史書印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