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們貪心了,所以迅速的走上了敗亡的道路。
種家等幾家,如今打算犯同樣的錯誤。
幾家手裡掌控的存粹的宋人全部加起來,還沒有慶國多。
瓜分了世界又能怎樣,還不是曇花一現?
兩個陸地上面不同的人碰撞,爆發出的瘟疫,瞬間可以讓你所處的勢力消失的無影無蹤。
手裡的人口太少了,根本經不起折騰。
憑什麼在哪兒叫囂?
教化就更不用說了,沒有足夠的人才幫你經略疆土,你打下那麼多疆土能幹嗎?
打著玩嗎?
秦皇、漢武、唐宗,三人手裡皆握著足以橫掃當世的力量,為什麼他們沒有橫掃一個時代?
不是他們沒那個野心,而是管不過來。
就像是現在的大宋,版圖擴張到了一定的地步上以後,即使有再添新土的能力,趙禎也不願意再擴張。
因為目前大宋的疆土,已經達到了大宋管理的極限了。
甚至已經超出了極限。
趙禎不得不破天荒的分封諸王,去幫他間接的掌控那些他鞭長莫及的地方。
真以為趙禎心胸寬廣到了可以跟別人共天下的地步?
但凡是趙禎有能力管束得過來,他們這些諸侯王就不可能存在。
趙禎或許會給寇季一個跟他共天下的機會。
但是其他人,想都別想。
所以,底蘊是一切野心的根基。
沒有穩固的根基,盲目的去追逐自己的野心,最終就只能是曇花一現。
而在東方的大地上,真正具備著豐厚的底蘊的,只有趙禎一人。
趙禎派遣十萬人出去折騰,全部折騰完了,他都不會皺眉頭。
剩下的幾家,除了慶國外,能東拼西湊出十萬人出去折騰的,恐怕就只有東天竺曹家。
若是十萬人全部折騰沒了,東天竺曹家的名頭恐怕也就沒了。
就算勉強撐住了,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最終的結果就是向其他人求助,或者向趙禎求助。
然後趙禎勉為其難的再塞一個封王出去,順手收割了他們付出巨大代價獲得的果實。
趙禎又不蠢,不會看不出其中的好處。
大宋之外那麼大,你們只管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