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下的本錢太大,他們貌似不好掙脫。
寇天賜對他們越客氣,他們越心慌。
寇慶脖子上掛著一面金牌,衝著他們傻笑的時候,他們覺得腦袋在嗡嗡響。
御前行走啊!
大宋朝獨一份啊。
等到稍微大一些,會說話的時候,拽著他們中間某個人叫一聲先生,非要那個人留下來教導自己,那個人怕是沒辦法拒絕。
拿著天子顏面的稚子,如何拒絕?
天子顏面你能硬著頭皮拒絕了,赤子之心呢?
寇天賜笑呵呵的帶著一群滿臉苦澀的大儒到了文昌書院,為他們舉辦了一場類似家宴的接風洗塵會。
在宴席上,一口一個‘翁翁’,完全不拿自己當外人。
寇季在遠處,看著一幫子大儒明明如坐針氈,卻只能硬著頭皮坐著,就哈哈大笑了一聲,離開了文昌書院。
往後只要這些大儒在,他就不來文昌書院了。
這些大儒就交給寇天賜去招待。
直到他們答應留在慶國為止。
得了一批大財,寇季心情大好。
帶著一家子人,挑了一個吉日,搬進了已經晾曬好的慶都內宮。
慶都內宮不大,僅僅只有大宋皇宮的十分之一。
內宮裡沒有任何辦公區域。
更像是寇季一家居住的奢華大宅。
慶國的各級衙門,都設在內宮四周。
參政議政的地方,也在內宮之外。
寇季將公事和私事做了個分割,不讓它們混在一起。
寇季住進了內宮以後,再次當起了鹹魚。
但慶國的一切卻快速的轉動著。
運送水泥的船隻日夜不歇的在慶國和北海郡王的封地之間徘徊,運送了一批又一批水泥進入到慶國。
有了水泥加入,慶國的各地的大建設速度加快了不少。
慶國各地都在快速的變化著。
隨著大儒和大儒的弟子們加入,慶國的教育也在快速的發展。
大儒們的數百弟子,撒到了慶國各地,瞬間將慶國的教育質量提高了一層。
大儒們加入到了寇準的歷法和史書編撰中,進境也十分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