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大筆一揮,將法醫館定名為天聖法醫館,晉為國學。
法醫館內部被分割成了醫術館和洗冤館。
並且準其開館授徒。
天聖法醫館也成了應天書院和文昌學館以後,第三個被晉升為國學的學館。
隨後,朝廷對太學和國子監做了切割。
太學和國子監被清除出了朝堂。
太學被定名為太一學宮,定為國學。
國子監被定名為國子書院,定為國學。
太一學宮、國子書院、應天書院、文昌學館、天聖法醫館,五大學府,被定為國學,受朝廷資助,山長由朝廷任命,但不得干涉朝政。
五大學府當中的先生們,不立官,不賞職,皆是平民之身。
五大國學確立以後,跟應天書院齊名的崇陽書院、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相繼被晉升為國學。
山長由朝廷派人出任。
朝廷派人出任幾大國學的山長,算是取締了幾大書院中一些家傳的陋習。
正式的將其納入到了朝廷的教育體系。
對此幾大書院的人奮起反抗,還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但是無一例外,均被掌管著大宋教育的教化部主官賈昌朝給鎮壓。
一些人迫於朝廷的威勢,向朝廷低頭。
一些強硬的人拋下了學館,準備去別處創裡新的學館。
但當朝廷方出了要立三十六座國學,且不入國學,不得參加科舉的風聲傳出去以後。
幾乎九成九的學館先生都服軟了。
他們就像是一塊塊磚石,任由朝廷來回搬動。
就在全天下人都在為朝廷教化事業一日三驚的時候。
蘇洵匆匆跑到了竹院,怨念深深的盯著寇季。
“你不幫著大院事理事,怎麼有閒暇到我府上來了?”
寇季提筆在一本書籍雪白的封皮上寫下了蘇景先著四個字,笑著詢問蘇洵。
蘇洵苦著臉道:“先生,咱們能收斂一下嗎?”
寇季瞥著蘇洵,疑問道:“我已經好幾個月沒上朝了,你還讓我收斂,我還能收斂到哪兒去?”
蘇洵沒好氣的道:“學生說的不是這個。”
寇季疑問道:“那是那個?”
蘇洵沉聲道:“十三本了!從您找上學生,到如今,學生署名和沒署名的書,已經著了十三本了!”